第五十一章投降
此次歌邏祿思力意圖染指朔北草原,羅士信在如何應對上也做過一番深思熟慮。
若依照他習慣性的理念,對於歌邏祿思力這類窺視大唐領土的突厥異族,只有一個殺字。
但是歌邏祿思力與阿史那叢禮有些不一樣,歌邏祿思力是突利一派的人物。而突利與頡利在他們的計劃下,斗的正厲害。
如李世民的觀點一樣,羅士信對於突厥內鬥的勝負也有相同的看法:突利最終會敗在頡利的手上,就如強勢的吳王夫差會敗給越王勾踐,坐擁四洲地幾乎問鼎一半大漢江山的袁紹會折翼曹操手上一樣。頡利在關鍵時候的隱忍退讓所展現出來的魄力與突利在得勢之後,妄自尊大,有著鮮明的對比。
若突利在滅了頡利在於大唐翻臉,這個可以理解。
利之所在!
大唐突厥不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相互依賴的盟友,但是突利還沒有滅了頡利,只是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上風,便讓眼前的利益給迷住了理性,開始與對他幫助極大,一手將他扶持起來的唐朝討價還價。那副嘴臉,大唐已經看在眼底,想要再次從大唐手中取得好處,那是痴人說夢。
雖然現在突利的實力已經超越了頡利許多,可頡利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這一點也不只是羅士信,劉仁軌也是同樣的看法。
這位軍略政治都有一手的人才,在羅士信麾下得到了磨練,也漸漸展現了軍略上非同一般的天賦。
因為手中握有一支最新建立的突厥情報網,對於突厥的近況極為了解,也在戰前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突利好比一個青年人,青年人年輕氣盛,朝氣勃發,而頡利就如一個老者。青年人憑藉著自己的優勢,暫時戰勝了老者。但是老者也有自己的優勢,他確實不及青年能打,可他活得長活得久,認識的朋友多還有兒女相助,一但將這些力量聚集起來,青年人就不是對手了,突利的勝是一時的。」
劉仁軌的分析正中要害所謂患難見真情,在這個時候依舊願意跟隨頡利的大多都是真正的忠勇之士,都是可以倚靠的骨幹,也是頡利常年累積下來的力量。而突利因為得勢,獲得大部分部落的支持,這其中大多是牆頭草,風吹兩頭倒的存在。突利能夠保持一定的優勢還好,若遇到一定的劣勢,這些牆頭草勢必會動搖,從而造成內部不穩。
比消耗拉鋸,突利贏不了頡利。
這真正忠於突利的不多,歌邏祿思力所領的歌邏祿部落便是其中之一。
若他們打這一戰,等於是幫著頡利除去一強敵,那是大大的不智。
不管是從近處邊軍戰鬥力來考慮還是從遠處的大戰略考慮,這一仗都不適合打起來。
羅士信終究不是一個魯莽不顧全大局的人,接受了馬周、劉仁軌的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打這一戰。
不過就算這一戰不打,打不起來。羅士信也不打算讓歌邏祿思力好過,任何覬覦大唐領土的人都要付出代價,也就以不聞不問的方式,來壯歌邏祿思力的狗膽,讓歌邏祿思力將他們的養、馬、人遷入朔北草原,然後找個機會一口吃下。
羅士信的胃口極大,本還打算再吃一些。但是他繼任夏州都督的消息還是走漏了。
儘管他們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壓了下去,但因為最初沒有料到有這一回事,沒做任何的隱瞞,還是傳出去了一點風聲。雖然他們努力控制過,但還是慢慢的走漏出來,讓突厥探子得到了的消息。
歌邏祿思力想竭力挽回局面,羅士信也只能提前行動,親自率兵阻擋歌邏祿思力。
他讓邊軍在遠處待命,卻率著捷勝軍衝刺而來,便是再給歌邏祿思力心理壓力,讓他們見識一下大唐強兵的威勢,削弱歌邏祿思力的戰心。
想要騎兵做到前後一致,這高難度的騎術與配合邊軍是萬萬做不到的,但是羅士信麾下的捷勝軍卻能夠做到。他大半年的心血都花費在捷勝軍上,如此辛勞的付出獲得的成果自是非同一般。
面對唐軍表現出來的威勢,面對羅士信展現出來的強勢,歌邏祿思力最終提不起死戰的念頭,選擇了退去。
看著狼狽而逃的突厥,羅士信放肆的大笑了
第五十一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