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幾個在等待美食的同事,他們的爹也沒閒著,接受了高句麗使者的朝見。..
這時的高句麗通常被簡稱為高麗,是古代東北少數名族族扶餘人於西漢末年建立的一個政權,與後來的王氏高麗無論從歷史淵源、疆域範圍、還是民族構成來說,都根本不是一回事。只不過夜郎自大,號稱自己的祖宗曾經打到了黃河邊上,那是大韓的故土如何如何。
高麗確實輝煌過,大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兄弟睨於牆一向是國內歷史的一大特色,各姓的兄弟們逐鹿中原,打的熱乎朝天,根本沒空搭理那塞外苦寒之地,高麗由此才逐漸強大。待隋朝一統天下時,高麗經歷內亂,但還是不怎麼把老楊放在眼裡,老楊帶小弟過去教訓一次,失敗了,小楊這下子不樂意了,又三次遠征高麗。然而那時候沒有棉衣,小楊的軍隊開春跑過去,立秋就要往回跑,來回在路上的時間就要三個月。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北伐,騷擾站的成分更大一些,再說那邊一馬平川,高麗人對地形熟悉,打個埋伏,堅壁清野啥的,把小楊玩了個半殘。高麗打敗小楊四次,自信心嚴重膨脹,將隋將士的頭顱擺成京觀來示威。雖說國力下降嚴重,但畢竟是本土作戰,尚能支持,反倒是小楊慘了,偌大一個家業硬生生改姓了李。
李二他爹稱帝後,高麗想探一下新朝的虛實,派人帶著幾車土特產和高麗的地圖前去長安拜碼頭,順便簽個睦鄰友好合約啥的。李二他爹也不怎麼想替自己的表哥報仇。甚至想著不讓高麗稱臣,自己守好現在已經擁有的國土就行了。在受到溫彥博的規勸後,才麻利的簽字。表面上承認高麗是大唐的天朝上國,同時把什麼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等等要不要錢的帽子一頂頂的往高麗砸。高麗雖說私底下還搞些小動作,但表面上維持了十來年的和平。
待到李二上位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本來他就是一個打仗的好手,比他爹積極進取了很多,不是敲打這個就是敲打下那個。雖說貞觀初期國力還沒足以支撐討伐高麗,但李二還是偶爾示個威啥的,讓高麗時刻警醒著。
李二爺把突厥打殘廢后,又讓小弟帶著一幫士兵到高麗的家門口收殮自己表叔當年遠征高麗時被殺的士兵遺骨。隋唐相近。很多隋朝的大臣武將到了唐朝繼續做自己的大臣武將,只是皇帝換了一個罷了,老楊爹倆四次遠征高麗,死的士兵不計其數,誰家長輩兄弟被高麗人所殺?所以李二的小弟到了高麗的家門口,把高麗人當時築的京觀給拆了,那京觀的建築材料畢竟是前朝將士的頭顱。古人講究完屍,罵人最狠的無非就是死無完屍,來收屍的都是被殺者的後輩。看到同袍的遺骸被高麗人這麼糟踐,誰還受得了?開口大罵:高麗人,突厥老兒已經被我大唐收拾了,你丫等著。下一個就是你們,到時候老子也讓你們死無全屍!非用你們的人頭擺個更大的京觀,就放在你家。讓你家人天天看著!
高麗王高建武聽唐士兵這麼一說,頓時不淡定了。突厥被滅也不是什麼保密消息,雖說這京觀是自己的哥哥高元乾的。不關自己的事,但自己也沒拆了不是?唐朝換皇帝他是知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看來上位的李二爺沒他爹那麼好說話,麻溜溜的故伎重演,派使者!帶土特產、疆域圖去表個態,可千萬別被征伐,跟突厥一個下場。
貞觀四年,也就是晉宇剛來長安的那年,大唐周圍的國家、部落紛紛來朝,共尊李二爺為天可汗。幹掉了突厥,李二爺信心大漲,心想老子本來就是能征善戰的好手,你們早幹嘛了?現在來拜碼頭?晚了!不過剛乾完了突厥,要休養生息一陣子再干下一個,於是李二表面接受了大夥的朝拜,至於睦鄰友好合約嘛,該幹嘛幹嘛去,老子不簽!尤其是你高麗,我爹的時候你就帶土特產,現在還帶土特產?老子稀罕啊?糊弄鬼呢?
作為一個政治家,李二內心怎麼想的當然不會表露出來,壓根不提睦鄰友好,笑呵呵的請大家吃了頓飯,頭也磕了,禮物也收到了,大家都家大業大的,地里農活忙,別耽誤了耕種,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都散了吧。高麗的使者嘛,將回禮換成驢子,讓他們騎著回去,晉歸唐那小子不是說過「騎驢看賬本——走著瞧」嗎?朕就讓他們走著瞧!
與李二爺的第一次交涉失敗,高建武慌了腳丫子了,於是就跟大臣商議:萬一真來打我怎麼辦?這富貴日子我還沒過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