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簡單說說就行。」
蕭然想了想,自己是不了解這玩意,但是課本上介紹過。
「這是宋朝出現的。」
「程朱理學以『理』為核心觀念,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
「強調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體悟『理』。在道德修養方面,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以實現人的道德完善。在社會治理上,強調以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來維護社會秩序。它對華夏後期封建社會的政治、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差不多就是給人立規矩,這個規矩深入人心,影響了千年。」
蕭然這樣說李世民長孫皇后等人差不多就知道了。
「這種規矩應該是有利於維護統治的吧!要不然也不會一直流傳下去。」
李世民也猜到了。
「肯定的,三綱五常這些就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不是武力鎮壓,而是思想上的禁錮。」
「這樣有好處,但是弊端也不小。」李世民若有所思。
「嗯,大唐之後再也沒有那個王朝能做到如此自信開放包容,這些也是有影響的。」
「理學朕不知道,心學看著不錯,很有意思。」
「大姨夫有沒有興趣讓其他人知道?」
李世民搖搖頭,「順其自然吧!朕不太喜歡理學,可能是因為後面宋朝讓朕喜歡不起來的原因。」
「這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的需要而出現的,朕不強求,順其自然吧!」
「朕記得宋朝明朝之間隔著不短的一段時間,為什麼有理學了,還能出現心學呢?」
「這個...可能是因為...我也不知道。」
「蕭然,你覺得心學可能會在大唐發展起來嗎?」李世民詢問蕭然。
「這種思想其實很多時候比暴亂的威脅還大,朕不得不提防。」李世民覺得程朱理學和心學都比較危險。
「大姨夫,你放心,在大唐應該是不會發展起來的。」蕭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說來聽聽。」
「大唐雖然儒學仍然是官方正統思想之一,但在思想文化領域,佛教和道教的發展更為興盛,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是不是?」
李世民點點頭,李世民也信道。
「儒學在大唐更多地側重於對經籍的註疏、整理以及對禮儀制度的維護等方面,學者們的研究重心沒有集中在對心性等哲學問題的深入探討上。」
「而心學的發展需要以對儒家經典中關於心性理論的挖掘和深入思考為基礎,我覺得大唐的儒學發展環境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心學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孟子,但從孟子之後到大唐,中間經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這期間思想文化的發展較為多元和複雜,心學思想的傳承出現了斷裂。」
「雖然孟子對心的論述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大唐之前並沒有形成一個連續的、系統的發展脈絡,難以在大唐突然興起並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思想流派。」
李世民點點頭,覺得有道理。
這樣也就放心了,少部分人喜歡就喜歡。
李世民是不喜歡程朱理學,但是不能否認程朱理學的『規矩』是有利於統治的。
從李世民的治國理念和性格特點來看,他重視文治武功,廣納人才,採取開明的政策。
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注重道德規範和秩序的絕對化,與李世民所處時代較為開放、進取的風氣有所不同。
李世民更注重實際的政治治理和國家建設,對於程朱理學這種高度強調道德規範和心性修養的思想體系不會產生特別的興趣。
李世民擔心的是被別有用心的利用,影響大唐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