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一等轉進十多個小時的大場站驟然忙碌起來。
袁博寧帶著老虎分隊攜帶齊全的武器裝備魚貫登機,李戰機組已經在崗位上,正在對飛機進行起飛前最後一次檢查。李戰的副駕駛是郭北牧,他們這個組合可謂是白銀段位的了。
軍械師楊舒文在李戰身後的座椅就坐,航電工程師王飛在郭北牧身後的座椅就坐,這就是駕駛艙的人員配置了。
王飛的位置右側是一個單獨的航電系統監測處理終端,對航電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大部分問題也可以通過這個終端進行處理。而楊舒文的位置左側則是武器彈藥系統的監測處理終端,包括錄入外掛武器彈藥的參數以及分配線路都是在這裡完成。
高新-p使用了大量的新技術,而且都是集成化智能化,是名副其實的技術驗證機。有許多技術是大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或者說在漫長的時間裡官兵們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咱們有這麼先進的技術嗎?
中國軍工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李戰熟練地操作著儀表台,一邊按照程序進行檢查,一邊報出來和郭北牧進行互相確認,然後對著航圖和任務空域的詳細情況,說道,「起飛後向左轉,橫穿紅橋機場,從噗咚機場南面飛過。」
「是的,確認。」郭北牧也在看航圖,使用的平板,另外還有一份紙質的航圖作為備用。
李戰看了看時間,「空軍區管五分鐘後開始對民航進行航空管制。」
「五分鐘後,確認。」郭北牧說。
李雲瀟進來說,「載員艙準備,武器艙準備好。」
「收到。」李戰回頭豎起大拇指。
他再一次檢查了燃油量,「十八點五噸燃油。」
「十八點五噸燃油,確認。」郭北牧查看他的儀表台,道。
李戰呼叫塔台,「塔台,高新槓p準備好起飛,完畢。」
「高新槓p,計時起飛。」傅副師長下達了指令。
李戰把油門杆向前推到底,郭北牧確認油門位置,盯著速度表。四台新型渦槳發動機發出轟鳴聲,六槳葉瘋狂地轉動著提供了強大的推力。差不多達到了最大起飛重量的高新-p滑跑起來,像客機一樣緩慢加速。
足足一千五百米,郭北牧道,「起飛速度,抬輪!」
「抬輪!」李戰的左手緩慢向後拉操縱杆,高新-p的機頭慢慢抬起來,飛機離地,持續爬升。
高新-p的航燈和防撞燈閃爍著慢慢的升空,像好幾盞速度很快的孔明燈,隨機在不遠處向右大角度轉彎,航向指向了120度。
在身後,四架殲-15一口氣全部進入起飛位置,兩架為一個起飛編隊,靜靜地等待著起飛的命令。
此時是19時35分。
李戰擺頭往下看,能夠清楚地看到下海市區那璀璨如星河的燈光,此時飛行高度為八百米,途徑最高樓的時候看上去幾乎是擦著樓頂過去的。十分鐘前本區域已經進行了航空管制,所有在本區域起降的飛機都被叫停了,包括低空飛躍市區的任何飛行器。
高新-p按照途徑的導航台信息持續爬升,儘量做到用最少的燃油來爬升到巡航高度。一直到二十分鐘後高新-p離開了航空管制空域,本區域的民航飛行活動才開始逐步恢復。
爬升到8000米巡航高度之後,李戰設定好航向航速,把剩下的工作交給了自動駕駛儀,暫時把駕駛艙的工作交給郭北牧,他則來到了武器艙里找到了牛軍。
配備給牛軍的是一個獨立的操作崗位,那裡原本是隨機軍械師的崗位。她在對綜合戰術吊艙進行著反反覆覆的調試,護耳式耳麥戴著,神情專注。李戰在邊上坐下,拿起另一副耳機戴上,看著顯示屏上的枯燥數據。
牛軍看了李戰一眼,迅速敲了幾下鍵盤,指了指其中一組數據,摘下耳機說,「這是敵軍敵我識別代碼,我做了一千多組的對比,基本上可以確定了,沒錯。」
81198號殲轟-7最後一次任務的收穫之一。
李戰問,「能破解嗎?」
「怎麼可能。」牛軍笑著說,「別說現在沒有合適的設備,就算是有,我也做不了這個工作。敵我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