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濟卿總算撈到了機會,撫掌笑道:「不料小徐大夫也是同道中人!我家三代都喜好收羅字畫,一定要請小徐大夫大駕光臨,不吝指教。」
徐小樂問道:「你家有歐波亭主的畫麼?」
施濟卿一愣,轉而面帶喜色:「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國朝士子都以他人品不堪而厭之,殊不知他人品可鄙,技藝卻是非凡,我等大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哪裡需要一棍子打死。」
葛再興冷冷看著兩人,心道:你們真是好意思,光天化日之下討論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沒法說了!
徐小樂見了同道自然也是大喜過望。他已經有段時間沒去跟「好朋友」神交了,頗有些遺憾。施濟卿雖然醫術不行,藝術卻很精通,講起書畫之道,深入淺出,叫徐小樂打開眼界:原來畫畫裡面還有那麼多門道。
朱嘉德知道自己年紀大了,跟年輕俊傑聊聊醫術還可以,離開了醫術這個主題就實在缺乏共同語言了。不說觀念看法的差異,到了朱嘉德這個年紀,就連醫書都已經漸漸看得少了。他現在需要的是整理自己幾十年來的行醫心得,看看能否留下一部自己的醫書。
於是朱嘉德與葛再興便回了拜斗堂,徐小樂跟施濟卿去了啟閱書坊。
今天發生了這麼多事,最倒霉的恐怕就是吳老闆了。葛再興以後有什麼疑惑肯定會直接去問徐小樂,再也不需要盯著徐小樂的閱讀書目了。不過現在吳老闆還不知道這事,仍舊樂滋滋地招待了徐小樂和施濟卿。
徐小樂在啟閱書坊也沒有久坐,因為折騰這麼一圈下來,日頭已經開始偏西了。他現在雖然能夠坐堂診斷,等閒頭痛腦熱已經能夠信手拈來了,但是每天的基本功卻絲毫不敢放鬆。
醫生的基本功首先是背書,背更多的書,背得滾瓜爛熟。這點上徐小樂已經走在許多人前面了,而且還算輕鬆。
其次便是望聞問切臨床四診法,這就得堆經驗了。
《內經》裡將人按照五行分為五型。這五型人如何區別,該有如何偏忌,全靠過眼的人數來判定。人的聲音也有陰陽五行的分別,同樣代表著人體的性狀。
這兩門功課基礎打得牢靠了,只要一眼掃過去,就知道這人是否有病,或者是容易有什麼病。
切診就是脈診,自從切脈診病創立以來,各家學說連脈象有多少種都不能統一。因為很多脈象之間的差別太過於細微,有的醫生覺得沒有必要區分,有的卻是區分不能。
這可不是按著脈搏數數,要能通過兩根手指摸出氣血運行的狀況,一方面得經驗豐富,另一方面還得自身條件過硬。經驗的積累上,所有醫生都是同一條路徑:多摸。
自身條件上,絕大部分醫生卻還在黑暗中摸索。而徐小樂卻在孫玉峰和李西牆的指領下,走上了一條捷徑導引術。只有自己身體好,精氣充沛,才能準確地把握住病人的氣機,做出正確的判斷。
至於問診法,對於尋常醫生來說,只是了解病人病情,生活狀況。對於徐小樂而言,要求卻拔高了一層。何紹陽給他講了祝由精髓,讓他知道了「神」的存在,所以在問診中,他還得用自己的「神」卻感染人,驅散病人心頭的陰霾。
於是乎,在普通醫生看來完全沒必要多講的「問診」,反倒是徐小樂感覺最難的部分。何紹陽給他看了樹上結出來的果子,但是該如何栽培果樹,卻留給徐小樂自己去摸索了。
這才是辨證的基本功,至於治病的基本功就更多了。要背古今驗方,內中琢磨;要讀經史子集,找到自己的治病「套路」;要練字臨帖,錘鍊心性……
徐小樂真心感覺自己時間有限得很,經不住浪費。想他早年間遊戲街頭,只嫌白天長得無聊,真是仿佛兩世為人。
徐小樂回到長春堂,楊大夫已經回來了。他今天特意找了二房的丫鬟去旁觀他的風采,結果黃曙修那邊束手無策,黃起潛那邊又在嘴巴上輸給了其他醫生,黃家連方子都沒叫他開。
楊成德還不知道黃起潛的病另有高人出手,只是遺憾自己本來想得好好的事,竟然如此不順利。尤其是他聽說徐小樂給黃曙修開了方子,一碗藥湯下去就把人從鬼門關拉回來了,這無疑把一干醫生的臉都打腫了。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