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的移動式鑽探設備,是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設計出來的。
而他的目的地在距離熒惑二號登火艙約莫八公里距離的「地下冰層」。
根據上一次無人探測任務考察的結果,在主撞擊坑的周邊,距離他們目前所在區域十公里左右的次級隕石坑的附近,可能存在一個位於地底十五米的冰層水庫。
湯洪波的主要任務便是前往這處地下冰層的所在地,確認它的存在,以及探測周邊是否存在相對易開採的水冰資源等等。
儘管這次的載人燈火工程他們攜帶了足夠的水資源,但對於接下來火星的前哨科研基地建立來說,水資源是首先必須得確保的東西。
它意味著淡水資源和氧氣,是整個人工生態系統能夠運轉的最根本的物質基礎。
而除了水資源外,剩下的核心資源就是能源了。
如果說瀚海號航天飛機能夠順利的降落到火星上,那麼能源的問題他們就能夠極大的得到緩解。
雖然說航天飛機上攜帶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相對比地球上的大型商用發電站來說要小太多太多了,兩者能夠產生的能量也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它畢竟是正兒八經的磁約束點火裝置,釋放的是恆星級的能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火星探測來說,一座小型的聚變堆,足夠解決前期所有的能源需求了。
即便是他們在月球上修建月華台前哨科研基地,一座小型聚變堆也足夠支撐上千人同時在裡面活動與進行科研實驗了。
不過他們也沒有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瀚海號航天飛機能順利的降落在火星上。
如果前者進行的並不是那麼的順利,他們還有備用方案。
即最通俗的『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雖然說相對比地球來說,火星距離太陽更加的遙遠,要想收集太陽能並利用起來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但整體來說這並不是不可行的事情。
至少在赤道附近鋪設一些光伏太陽能板,白天的時候還是能夠收集到一些太陽能的。
不多,但倒也足夠少量登火的前期科考隊使用了。
至於風能,儘管火星上的大氣稀薄且渾濁,但火星的大氣活躍性可不低。
尤其是在每年六七八九月夏季的時候,火星距離太陽近,大氣受太陽的照射活躍性更是一年之中最高的時候。
通過特定的設備將風能轉變成電能也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過相對比更加方便簡潔的太陽能源來說,風能還是要麻煩不少的。
......
不到八公里的路程,火星車開了兩小多時的時間。
相對比在地球上開車來說,火星車的行駛速度簡直可以用龜爬來形容,甚至一個成年男子慢跑都比這個速度要快。
但是相對比其他的火星車和外星探測器來說,這個速度並不慢,甚至可以說是健步如飛了。
比如21年登陸火星的祝融號火星探測車,其時速為每小時40米。
這個速度比烏龜的移動速度還要慢,烏龜的平均時速大約為每小時60米。
還有米國此前發射上天的毅力號火星車,其最快行駛速度也不過是120米每小時而已。
這還是毅力號在平坦的路面上測試出來的。
相對比這些『前輩』來說,伴隨著熒惑登火艙登陸火星的熒惑系列火星車,速度可要快不少了。
尤其是在這輛火星車的後面,還拖著一個重達一噸多的大傢伙。
將熒惑二號火星車安穩的停在目的坐標上,穿著火星太空衣的湯洪波從車上跳了下來。
隨後,他動作麻利的將固定在火星車上的探測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