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必有蝗,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道理。而且防治蝗災的出現,古人一直都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的。
更重要的,如李敬齋這種老酸儒。一聽得萬修齊的話,不由得臉色大變:「使不得使不得,萬萬使不得也。萬知縣,這蝗神可是得罪不得。」
萬修齊很是無奈:「朝廷早有公文,蝗災防治不可或缺。什麼蝗神瘟神,皆屬無稽之談。蝗蟲災害需防,你們豈能無視。」
李敬齋沒有說話,滿臉的不服氣。
對於這些地方百姓,朝廷也是有著自己的苦衷。百姓們大多信奉鬼神之說,他們一直把蝗災當成怪力亂神。
話音剛落,突然西北角方向,天空突然陰沉了起來。
眾人大為奇怪,明明就是艷陽高照。為何西北方向,突然遮天蔽日。
「蝗神、蝗神老爺來了!」村子裡,不知道是誰驚恐的敲著手裡的銅鑼高聲叫喊了起來。
這個時候的人們,才發現了原來是蝗災出現了。西北角遮天蔽日,嗡嗡之聲大作。沒有見過蝗災場面的人,是無法理解這種恐怖的。
老耆宿李敬齋連滾帶爬。被家丁們攙扶著就跑。連身後的萬修齊他們,也不管不顧了。
而師爺則是拽著萬修齊:「萬知縣,跑啊!」
蝗災雖不食人,可是蝗蟲所過之處,真正讓你見識了什麼叫做寸草不生。
萬修齊眼睜睜的看著蝗災就出現在他們的眼前,如同噩夢般籠罩在眼前的大地上。這時,天空不再湛藍,而是被烏壓壓的蝗蟲群遮蔽,仿佛末日降臨。陽光透過蟲群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卻無法驅散那令人窒息的壓抑感。
田野間,原本金黃的稻穀和翠綠的蔬菜,在蝗蟲的肆虐下變得殘破不堪。那些貪婪的昆蟲,如同黑色的洪流,席捲過每一寸土地,將一切綠色吞噬殆盡。它們發出的嗡嗡聲,如同死神的低語,讓人心生恐懼。
村民們望著眼前的慘狀,眼中滿是絕望。他們揮舞著簡陋的工具,試圖驅趕這些不速之客,但蝗蟲的數量實在太多,他們的努力顯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些失去莊稼的農民,坐在破敗的屋檐下,淚流滿面,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萬修齊整個人仿佛傻了一般,眼睜睜的看著鋪天蓋地的蝗蟲飛撲在自己跟前。師爺一把拉住他:「知縣,會縣衙啊!」
一句話驚醒了萬修齊,他猛地掙脫開師爺,順手撿起一根樹枝。玩命的拍打著那些蝗蟲:「快些捉啊,還等什麼!再不動手,莊稼就被吃沒了。」
這有什麼用呢,面對遮天蔽日的蝗蟲。個人的能力,顯得如此的微不足道。許多村民,都已經徹底的放棄了。
只有老耆宿李敬齋大喊著:「使不得使不得,萬萬使不得。蝗神爺,你們不能打。」
幾乎是在肉眼可見的速度,地里的莊稼就被啃食殆盡。蝗蟲瘋狂沙沙撕咬聲,你能聽得清清楚楚。
萬修齊精疲力竭,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完了,全完了。」
他說的不止是百姓,還有自己的前途。政績是別想了,能不能保住知縣的位置,還是個未知數。
為什麼古代蝗災頻繁,僅僅是北宋有史料記載的蝗災,就數不勝數。首先蝗蟲的繁殖需要特定的生態環境條件,包括大片荒地、土地空隙以及植被覆蓋稀疏。這些條件在古代往往容易滿足。
其久旱必有蝗是有道理的,蝗災的發生常常與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有關。乾旱會導致水源減少,土地變得乾燥,從而為蝗蟲提供了適宜的繁殖環境。
蝗蟲是獨居生物,這東西平日裡不會怎樣,一旦形成蝗災之後,它們就會變成群居動物。變得異常兇殘,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蝗災伴隨而生的,就是大量的災民。
要知道,百姓們都是以土地為生的。如今他們世代耕種的土地,上面的莊稼沒了。生存,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沒有了糧食,只能被迫逃難。整個陳留縣,聚集了大量的災民。
這些災民像是蝗蟲一般,在整個陳留肆虐起來。
陳留大旱,朝廷也不是沒有想辦法。可是,對於整個陳留縣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萬修齊一
第二百八十三章 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