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內終於披掛整齊,在十來個「高家班」出來的老教頭、老虞侯的保護下,登上了延津城頭。
怎麼是「高家班」呢?
這高衙內畢竟是高俅的兒子,而高俅則當了好多年的三衙管軍之首。雖然高俅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練兵。但他也不是酒囊飯袋,要不然趙佶也不會重用他啊!
高俅治軍講究一個熱熱鬧鬧,花團錦簇,盛世氣象。他整出來的禁軍正經的排兵布陣是不行的,但是各種花架子玩得很溜。趙佶去校閱禁軍的時候那可熱鬧了,什麼吹吹打打的就不說了,還有什麼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的,可好玩了!每次都能把趙佶哄得開開心心的。
而這諸軍百戲當然不能靠高俅一個人去整,必須有一幫好弟兄幫襯而禁軍裡面那些中高層,要麼是西軍來的功臣,要麼是祖傳下來的勛貴,誰會陪著高俅玩百戲?
所以幫著高俅鬧騰的就是一群都教頭、將虞侯、院虞侯之類的小官。這夥人雖然很難升到橫班,但是在高太尉的庇護下,一個使臣還是有的。跟著高太尉也不必上戰場,還能在開封府吃香的喝辣的,還能指揮禁軍士兵們做買賣,日子不要太滋潤!
不過那幫靠軍功上來的武官和朝中的文官卻都瞧不上這群人,背後都管他們叫「高家班」不是高家將、高家軍,而是高家班。就把他們當成個哄道君皇帝開心的戲班來著!
可是高俅和他的那群手下不在乎,戲班就戲班,只要官家喜歡就行了。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
趙佶一退,高俅的好日子立馬就到了點,被按了個行宮使發送出去了。
沒了高太尉的庇護,這群跟著高俅多年的老兄弟都倒了霉,在三衙禁軍裡面混不下去,要麼跟著高俅背井離鄉去了東南,求個平平安安。要麼就保著高衙內到延津縣守城,博一個功名前程當然不是拿命去和金人博,而是賭運氣,萬一金人看到延津城防堅固,不來打了呢?
開封府境內不算開封府城、金明城,一共有72座布防的城池,金賊當然不可能全打下來。
所以這些城池真正的對手不是金賊,而是友軍!
理論上,它們只要比友軍更加牢靠,就能熬過這一劫了。
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開封府境內的這72座小城,全都跟瘋了一樣的在增築加固,就怕被「同行」比下去這可是一場輸不起的比賽啊!
而延津城在這72城之中,絕對是第一梯隊的存在!
因為跟著高衙內的這群高家班大爺怎麼都是戎馬半生的主兒,雖然都沒打過仗,但是其中有好幾位都是開封府有點小名氣的包工頭高太尉的禁軍除了搞花里胡哨的「諸軍百戲」,還是開封府最好的工程隊!
譬如現在跟著高衙內的陸謙陸提轄當年就是赫赫有名的「工虞侯」,延福宮和艮岳的大工都有他一份。
延津城經他的手一番改造,那質量還不是槓槓的?
除了城池堅固,延津城的保甲民壯調教的也不差。因為高衙內還帶了個禁軍都教頭來延津上任就是那林提轄,他單名一個「沖」字,人送綽號「豹子頭」,是高俅麾下的禁軍都教頭,是專門替高俅練花架子兵的!
別以為這不是本事能把一群混吃等死的老爺兵練成花架子兵,還能拉出來充門面,那絕對是有本事的!
在他的調教下,現在站在延津城上下的民壯,那真是個個挺胸凸肚,而且還披著看著跟步人甲差不多的紙甲!
另外,延津城頭上的旗幟也特別多,特別耀眼奪目。還有一面大大的認旗,上面刺著四個大字小太尉高!
也不知道是不是延津城的布防把金賊給忽悠了,剛剛渡河而來的幾千金兵並沒有立即展開攻勢,而是在延津城同往三山浮橋的官道之間展開了大隊。同時還有一部分阿里喜忙著立營紮寨,營盤大體上已經立起來了,雖然簡單但是還稱得上嚴整。
「怎麼又來了個小高太尉?這廝和高太尉是什麼關係?難道遇上高太尉的兒子了?這個城池看著很堅固啊,城牆上的旗號也多,守軍看來是不少的,能打下來嗎?要不換別處試試看?」
正嘮嘮叨叨在說話的,是完顏宗翰的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