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十一日晴
諸事不宜,大事勿用
一年沒有下雨了,夏天的水份蒸發得快,用水量卻比平常大得多,縱貫長興的曲河已經斷流,整條河只有劉家村的這一段還有一個池塘大小的水面,其它的地方都已經見底了。
人們開始四處打井,四處尋找新的水源,可惜全部都失敗了,能挖出一個小泥坑就讓人興奮不已,那點泥漿水被澄清之後一滴不剩地帶了回去。
最開始劉家村的村民們還能容忍別的地方人到這裡取水,畢竟是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可眼看水位越來越低,水越來越少,仍不見絲毫下雨的徵兆,大家都心慌了。
經過全村共同商議之後在到村子的必經之路上豎了木牌,標誌不允許外人進入,可是這塊木牌形同虛設,仍有人不時進入取水。
無奈之下,劉家村用抓鬮排定了輪流值班的順序,白天黑夜三條路上均有人值守,一有外人靠近立即驅離。
這樣的方法同樣無效,因為外村人又找到了進入劉家村新的一條小道,他們從小道源源不斷地進入了劉家村,而且來的都是些老弱婦孺,只要進了就沒有人拉得下臉面趕人家走。
本來就不多的河水最後只剩下一個取水點,也就是村裡的小孩子們每天挑水的那個位置。再發展下去將不堪想像,村民們都不幹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允許外村人來取水了。
取水點有村裡的長者看著,每一天每一個家庭取多少水都有嚴格的控制,只夠用於吃喝。
除了喝水吃飯,幾乎每一滴水都經過了反覆利用,先淘米,再洗臉,然後再洗碗筷,最後還要餵牲口。在大熱天裡洗臉、洗澡、洗衣服是奢侈的,人人都頭髮打結,面目黝黑。衣服也是這件穿髒了就換一件比較乾淨的,等髒得不行又在髒衣服中挑一件,誰也不要嫌棄別人,全都一股酸臭味。
「一滴水也不能給外人」、「保水就是保命」、「節約每一滴水」……這些是劉家村連三歲孩童也會說的口號,還用石灰寫在了各家各戶的牆外。不是太吝嗇,只是怕,誰也不想成為難民流離失所。能夠多撐一天就多撐一天,自身都難保,吃齋念佛的老婦人對鄰村的苦難也默不作聲了。
周圍四個受災最嚴重的村派代表來交涉,表示願意花錢買水,價錢好說,可是劉家村所有村民都不同意,水就是命,再多的錢也買不回命。
既然協商不成,為了生存就只有走下策了——偷!
外村人都認為劉家村太小氣,見死不救;劉家村則認為外村人沒臉沒皮,雞鳴狗盜,道德低劣。
今天又抓住了一個暮雲村偷水的,在拉扯中把守水的女人摔了一跤。無巧不巧,這女人正是李雩曾偷看過的胖媳婦,她當場就坐在地上撒起潑來。事情鬧大了,劉家村人把那人扣下,這成了一個導火索,一個月來積累下的矛盾終於爆發了。
暮雲村的壯勞力都拿著鐵杴、扁擔、筢子、糞勺、鏟子等農用工具趕來領人,那架式放人也得放,不放也得放——不過就是幾滴水而已,那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難道就成了劉家村的了嗎?
劉家村都要炸了窩了,這還了得?怎麼?偷了水還想打人,劉家村的男人們就不是男人了嗎?
有眼尖的回來報了信,劉家村的男人們就也帶著傢伙什到了村口,與暮雲村的人在大碾盤會合了。
先是打嘴仗,公說公有理,婆說理由長,你一句我一句,個個都情緒激動,指手劃腳,不甘示弱。鄉間俚語要有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從前見面還有說有笑的鄉里鄉親竟然如同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早有六耳彌猴通風報信,李雩放下手上的書在第一時間趕了過來,站在高高的村冠上把一切都盡收眼底。
他的身旁是全家老小,反正凡人之間的爭鬥傷不了他們,也就用不著躲著了,看一看也無妨。
李雩的雙手合抱放在胸前,似乎只想當個看客,不時發出一兩聲冷笑。
沒有人相信如果打起來他會袖手旁觀,看著劉家村的鄉親吃虧,只是他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插手的問題而已。
暮雲村有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正是他自己看來是大人,而在大人看來他還是孩子的年紀,他趁著鬧哄哄的他混在人群中跟著來了,他要向大人們證明自己
第九十八章水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