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是一定要好好上學的,如今帝國的新式大學已經越來越多,不過能夠上「東吳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的學生,卻並不算多,甚至可以說能上帝國名牌大學的學生,非富即貴,只要知道這所大學一年的學費要三百多銀元,它就幾乎已經將所有貧困學子拒之門外了。
實在是因為,這個時代普通百姓的收入低得可憐,就連帝都當地居民家庭年收入都不到兩百塊銀元,其中光最基本的飲食開銷就要花掉一百多銀元,剩下的錢刨去看病、買估衣、走親戚、隨份子,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銀元,碰上年成不好的時候還得欠債,供應孩子讀中學都讀不起,何況讀大學!
在帝都城中拉人力車的車夫,就算再聰明能幹而且省吃儉用,掙一文攢一文,純收入比城郊的農民高得多,可是他一年到頭不休息,最多才能攢下五六十塊銀元……
只能說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的勞動人民,是真的非常窮苦,各種出自勞動人民家庭的童工,在華夏日不落帝國十分普遍,不過隨著帝國的殖民地越來越多,政府更傾向於奴役、剝削別國百姓,轉移國內矛盾。
所以說,這個來之不易的上大學的機會,王德孚一定要好好珍惜,等到他大學畢業了,那他憑藉這所大學的畢業證書,走到哪裡都不用愁了,在學校中積累的人脈資源也足夠他受用了。
然而為了繼續把大學上下去,就要向家中低頭,接受包辦婚姻這種事情,王德孚也絕對是不願意的,他就算是餓死,從宿舍樓上跳下去,也不要和一個完全沒見過面甚至都沒讀過書的女子在一起,前世他就極度排斥相親,追求的是所謂靈魂上的契合,他可不覺得自己能和一個能接受包辦婚姻的女子成為靈魂伴侶。
這三觀就完全不同,怎麼可能在一起談戀愛,而不談戀愛就湊合、將就著結婚,他想想都覺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王德孚在分析了自己的情況之後,覺得現在他的眼前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搞錢!
不管在哪個時代,也不管是男是女,只有真正做到經濟獨立了,才能不受制於人,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既然不知為何來到了這個時代,那就要干出一番大事業,甚至實現他那已經漸漸不敢奢望的理想,這個世界的人民,或許需要他的文字去指明道路,這大概才是文學的終極目標。
等到他出現在類似「百度百科」的詞條上時,會用「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等等名詞來形容他,這樣的未來,讓他想想都覺得心潮澎湃。
偉大的人活一輩子,追求的不就是青史留名嗎?
能夠讓王德孚有這樣底氣的,當然是他那事無巨細的兩段記憶,前世身為歷史老師的記憶中,擁有無數經典,這一世身為東吳大學哲學系的高材生,他同樣算得上學富五車,當這二者相結合,他感覺自己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王德孚首先根據自己的記憶,找出了自己現在所有的財產,一共二十多銀元,帝國銀元上雕刻的是太祖趙光耀的頭像,所以它也俗稱「趙大頭」,普通的四五口之家,一個月也只用花十一銀元,所以這些錢還足夠王德孚花三到四個月,而現在看家中的架勢,只要他不回去結婚,就再也不會給他生活費,他必須要在這三到四個月內,找到一條賺錢的門路。
打工當然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這帝國主義國家的勞動人民,絕對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不管是當農民還是當工人,他們永遠都是被地主、資本家剝削的對象。
王德孚自己家裡就是地主,還掌握著鎮上的糧行、米行,不管是豐收還是歉收,農民永遠賺不到什麼錢,葉聖陶那篇《多收了三五斗》亦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國家強大,可不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普通人民就有多幸福,他們或許根本就享受不到國家強大所帶來的紅利,甚至還因為至少能混口飯吃,而讓他們生不出反抗的念頭,人不到活不下去,怎麼可能暴起反抗呢?
「帝國主義」這樣的詞真不是什麼好詞,什麼看到「祖國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當祖國之中的權貴們對你也這麼霸道流氓時,你就知道真正該擁護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了,那應該是真正的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第3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