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上午上過早朝的大臣們,被陸續帶到了武英殿,同樣關到了幾個分散的偏殿房間裡面。
這些文官被半抓半請的帶進宮的路上,就知道皇帝應該是下定決心了,要發動一場事實上的政變,來完成易儲的決定。
等到宮裡面見了面,有的官員沉默的搖頭不語,有些官員又哭又笑,有些官員念念叨叨。
「廢長立幼,取亂之道,取亂之道啊!」
「這可如何是好啊」
倒是也有一些官員已經認清了現實。
「今時不同往日,若是諸皇子無論長幼均無建樹,憑依不過是聖上寵愛,因此廢長立幼自然是取亂之道。
「但現在吳王北伐大勝,立下了收復了故土舊都的大功,民間聲望也是如日中天,立吳王反而能避免內亂。」
「聖上顯然已經下了決心,也做好了準備,我等繼續反對也已經沒用了」
但更多的人還是始終無法接受:
「如此廢長立幼,置嫡長於何地?將來吳王自己如何立嗣?」
「吳王至今無嗣,天下如何能安?」
「我們一起抵制,聖上能將我們一同革職嗎?」
「對,沒有了我們,整個朝廷都要停擺,聖上如何處理朝廷事務?」
「下面的草民工人能叫歇,我們也能齊行叫歇!」
這些官員本來以為皇帝會馬上見他們,但是他們直接被晾到了第二天上午。
老皇帝不想在晚上宣布大事,要等到第二天白天再辦理。
幸好皇帝沒裝備直接弄死他們,讓侍衛給他們準備了熱水稀粥和被褥,否則這一晚上就被凍死一大批老官僚。
第二天上午九點,他們才被侍衛驅趕著,再次在武英殿的大殿上聚齊。
平時上早朝,朝廷主要官員不一定會全員到齊,現在全到了。
熬了一夜的眾人,無論有沒有睡覺的,精神狀態都不怎麼好,身上衣服也有點不夠體面。
但是現在沒有人關心無關緊要的東西了,都在憋著勁等著皇帝宣布他最終的決定。
所有人到齊之後,老皇帝帶著一群侍衛走進了大殿,在御座上就坐。
現場的官員們無論對皇帝有沒有意見,這時候都還是本能的躬身行禮問好。
沒有人立刻跳出來與皇帝對噴,甚至還都停止了之前的議論,安靜下來等著皇帝公布決定。
老皇帝也毫不猶豫,讓隨行侍衛直接宣讀準備好的聖旨。
第一封聖旨,改皇太子朱簡燦為梁王,擇機擇地建立藩國王宮之後就藩。
一般貶謫都是要列問題,無論是能力還是身份或者道德水平,都是要寫明白為什麼應該貶謫的。
但這封聖旨卻完全沒有,甚至還稍微誇讚了一下,識大體,知進退,睿智老成有禮等。
還特別說明梁王無論是否就藩,都有三萬銀元的年俸,是一般親王皇子的三倍。
但是無論聖旨內容怎麼寫,這封聖旨還是廢掉了朱簡燦的皇太子之位。
第二封聖旨,核心內容就是冊封吳王朱簡烜為太子了。
先誇讚吳王本身品性優良,然後說明發明創造對大明有大功,最後說明北伐中原是再造社稷的大功,所以立為皇太子。
現場的一群官員老老實實的聽到最後,知道老皇帝徹底下定了決心,知道這時候反對也沒用了。
但是直接躬身領命的也沒有幾個人,大部分人都是沉默不語的站在那裡。
昨天晚上有些官員的說法得到了很多官員的認可。
自己也可以叫歇也就是罷工。
皇帝要是把自己這些人全都罷免了,看他接下來怎麼處理政務,現在直接無聲的對抗。
更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現實,直接跳出來大聲指責:
「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請陛下收回成命!」
「皇太子殿下天性純良,品行無虧,陛下為何易儲?」
「皇太子既無過錯,不可言廢立,此亂命,臣等恕不奉詔!」
老皇帝面無表情的揮手:
第二零零章 意料之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