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次依舊是空手而回。
明軍來到蒙古,當地的敵軍就是拒不出戰,而是開始了躲貓貓一般的游擊戰。
朱棣雖然派人對各個山谷、狹道進行了反覆的搜查,想要找到敵軍,但是都沒有看到敵軍的一兵一卒。後來,有人提出建議,想要利用一個月的軍糧做誘餌,來個誘敵深入,但是朱棣卻擔心,由於自己離敵軍的腹地太近會有遭遇什麼不測,所以拒絕了這個提議,班師回朝了。
更糟糕的是,朱棣在回京途中病逝,明軍只能加速還京,結束此次北征。
所以在高務實看來,朱棣在位期間,五次親征漠北,且五戰五捷,看似豐功偉業,但是與宣傳並不相符的是,事實上這五次勝利,並沒有殺敵無數,也沒有將大明邊塞的困擾徹底清除,反倒只是讓大明與蒙古的仇怨越結越深。
結仇倒是無所謂,問題在於這五次漠北討伐,大明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勝利,而每次都帶著數十萬大軍的朱棣,其征戰之路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卻戰果平平,基本上被敵軍溜了個夠,勞師動眾,一無所獲。
而且大明如此興師動眾,連續北伐,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與蒙古軍相比,顯然更加吃虧。即便明初之時國力強盛,這麼做又有什麼益處呢?還不如七下西洋來得有用——七下西洋其實並不虧本,只不過賺錢的是皇帝的內帑罷了,甚至大明還獲得了阿拉伯的特產染料,開啟了青花瓷時代。
但朱棣並不是笨蛋,既然幾次北伐都做了無用功,那麼他為什麼還是屢試不爽呢?
朱棣的目標其實並非什麼軍事目標,他北伐考慮的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