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日哈圖這一撤,是直接往他們察哈爾部所占據的地方撤退。換言之,就是裹挾了瓦剌諸部聯軍最後的可戰之兵往西南撤退。而這也就意味著,瓦剌諸部剩餘的人口、牛羊等,全部成了無人保護的財產,只等明蒙聯軍去取。
面對這一局面,劉綎與額爾德木圖一邊上疏報捷,一邊馬不停蹄地發動了攻勢,力求徹底將瓦剌諸部一舉拿下。由於主力盡喪,瓦剌諸部在後續作戰中——呃,如果能算作戰的話——幾乎沒有抵抗。
這種局面對劉綎來說還挺新鮮的,因為即便他是沙場宿將,但這種一整個部落倒頭便降的情況還真是頭一回碰到。不過,對於額爾德木圖而言,這種情況就並不陌生了。本質上來說,這其實是蒙古內戰的常態。
蒙古人口有限,內戰即便打得再狠,一般也只是黃金家族後裔與他們麾下戰士們之間的事。對於普通牧民,尤其是女人和孩子來說,是不必太在意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只需要向勝利者臣服即可。說穿了,在蒙古人的制度和傳統之下,這些人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黃金家族與各部頭人的財產。
財產嘛,只要你不帶毒,願意臣服就能活下去,無非換了個主人。這就是大草原上一貫的傳統和歷史,同時也是現實。
因為如此,當明蒙聯軍擊敗瓦剌諸部聯軍主力的消息傳開,自知不可能逃掉的各部老弱病殘們並沒有抵抗,甚至都沒有多少試圖逃跑的人,他們只是靜靜等待命運的審判。
劉綎一開始還挺好奇,後來才有手下人告訴他,這些人之所以如此老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副手——西征軍副提督額爾德木圖。
道理並不複雜:額爾德木圖是黃金家族的血脈、土默特徹辰汗把漢那吉的兒子、下一任徹辰汗最可能的繼承者。
蒙古草原唯一的「真神」毫無疑問便是成吉思汗,他的家族、後裔被稱之為黃金家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草原上的汗王都需要有黃金家族的血統。即便某些強人並非出自黃金家族,他們也往往需要與黃金家族聯姻才能獲得較為穩定的統治合法性,否則即便靠著強大的武力統治得了一時,基本上也很難長久。
當然,一些部落的汗可以不遵循這一原則,但他們遵循的是另一套邏輯:即我這個部落由我為汗,那是因為我祖上曾經在成吉思汗帳下效力,是成吉思汗將這個部落分封給我的祖上,因此我對這個部落具有合法統治權。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對於草原上的人而言,幾乎可以直接與正統性畫等號。
額爾德木圖既然是黃金家族的後裔,還是正兒八經的徹辰汗之子,那當他擊敗了草原上的另一方對手,他自然而然的就具備對戰敗者及其部落所有人的合法統治權。
本質上來說,早年間土默特、鄂爾多斯兩部動不動就西征瓦剌,而瓦剌人每每戰敗也就立刻毫無心理障礙的表示臣服,這個「黃金家族後裔」的身份就起了很大作用。換句話說,就連瓦剌人自己都覺得,黃金家族後裔來「征服」我們,那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既然戰敗了那就投唄,反正人家本來就是合法統治者,有什麼好糾結?
此時劉綎就不得不感慨:還是元輔想得深遠啊!要不是他堅持讓額爾德木圖大老遠出兵配合西征,這瓦剌諸部就算打輸了,也不可能如此老老實實坐等收編。
畢竟,這些剩下的人雖然比不上先前自己在戰場上的對手,但他們依然是蒙古人,是三五歲就開始騎小馬,人還沒馬高就能縱馬馳騁的草原兒女。他們要真打定主意跑路,分散逃跑之下自己能追回幾個?只怕十之無一。
現在就不同了,有了額爾德木圖這黃金家族嫡系後裔的金字招牌,瓦剌諸部絕大多數殘餘勢力根本不跑,就這般老老實實等待他們到來,然後「四夷拜服」,當場就投了。
如果說還有什麼瑕疵,那麼唯一的瑕疵就在於他們都堅稱自己是臣服於土默特徹辰汗,臣服於額爾德木圖,而不是臣服於大明。
劉綎本來有點不爽,但他到底不是沒見過戰陣的多數朝廷文官,他是懂得變通的——行了行了,你們臣服額爾德木圖就臣服額爾德木圖吧!反正他是元輔的門生,是土默特內部最親明的親明派。他把你們收編了,也就約等於大明把你們收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