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64章 內部(下)

第264章 內部(下)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鹽鐵論》則言:『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若你我及諸官都不能行此『爭利』之舉,皇上又因何可為?」

    高務實早料到吳兌聽完自己那番話之後必稱孟子,不錯,孟子一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成了後世儒生三句不離嘴的名言。

    這話什麼意思?就是作為一個皇帝,你不要總是去把利益什麼的掛在嘴邊,這太庸俗了,你應該每時每刻都把仁義放在心裡,這才是人們喜歡的好皇帝。

    《鹽鐵論》當中的儒生賢良說得更清楚一些: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

    按理說這話的道理其實沒錯,如果皇帝不與民爭利,而且把仁義時刻掛在心裡,那麼天下也會因此而過得很好了。但問題是這句話到了明朝,因為對於一個字的理解的差異,導致了滿口仁義的明朝文官親手毀掉了大明王朝!

    哪個字?「民」字。

    何為民?

    一個現代人看到這個字,自然會想到公民即為民,換句話說,普通老百姓便是「民」。

    然而這個觀點在古代可未必是真理,不說一定是錯的,但至少一定有爭議,一定可以混淆。

    剛才提到過的亞聖孟子,除了表達過一大堆的「民本」思想之外,他其實還說過一句可能「不太出名」的話:「為政不難,無獲罪於巨室。」

    什麼意思?意思是治理國家很簡單,只要你不得罪那些大家族就好了,有他們的支持,你就可以無往而不利。

    科舉制實行之前,對於當時那些官員來說更是如此,只要他們替各自的家族發聲,他們就可以在官場上穩如泰山。哪怕是偶爾被罷官了,過不久又會有人把他舉薦上去。


    隋唐以降,科舉成了當官的必經之路,情況因而發生了一些改變,世家大族如果不能長期在科舉一道上保持興盛,往往也會家道中落。但也正因如此,越是在位秉權的官員就越發有斂財之心,因為越是將財力投入在子孫後輩的教育上,便越能確保自己家族的長盛不衰。

    在現代漢語裡,「人民」是一個詞彙,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但在古代社會,比如現今的大明,「人」與「民」並不是同一個意思,它們所表達的含義其實是不同的。

    與此類似的還有「群眾」,在後世那是連起來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詞,但在古代社會亦不然:群就是群,眾就是眾,兩者並不統一。

    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眼就能看出其表達意思的,「可以直立並走動的」就是人。因此你在人字右邊加一個木字,木是障礙物,所以「休」,停止走動了;你在人字右邊加一個言字,那就是這個人去帶話,就是「信」,口信的信。

    所以,人是自由的,擁有自行決定行止的個體。

    民則不然,民在甲骨文中是先畫一個眼睛,由眼睛再衍申而出整體。郭沫若有一個著名的論斷,認為「民」是「橫目而帶刺,蓋盲其一目以為奴征,故古訓言『民者盲也』。」

    郭沫若認為,在殷商時期,「民」字這個象形字就是用一個錐子刺瞎左眼,這樣的人就是民,而民也就是奴隸。

    但後來有些學者開始提出質疑,並且提出了新的說法,認為該象形字的意思,那個所謂的「錐子」其實指代的是「目光」,目光向下即為民。

    什麼叫目光向下?就是低著頭看地面,指不敢抬頭平視——當然,不敢平視的對象是指統治者,或者統治階級。

    於是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出結論:「人」的地位高於「民」。

    這不是隨便說說,看看經常性的組詞就知道,「仁人志士」、「人定勝天」、「敢為人先」等,都包含著強烈的褒義,而民字固然也有褒義的地方,但更多的卻是如「賤民」、「草民」、「暴民」等這類貶義組詞。

    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古人取名的時候是很少使用「民」字的,這和紅朝以後的取名風格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

    但也可能有人會問,那「李世民」怎麼解釋?他被取名的時候固然還不是秦王,更不是皇帝,可隴西李氏當時也是八柱國級別的門閥啊,為何就有了「民」字在他這個世家公



第264章 內部(下)  
雲無風推薦:  宦海龍騰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隨機推薦:  董鏘鏘留德記  鹿覓仙途  神州鎮魔錄  都市無敵戰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