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81章 朝歸倭附(廿三)軍事調整

第281章 朝歸倭附(廿三)軍事調整

    「平倭經略行轅令:李山海、李德馨久未回朝,命其自歸。前線朝軍由慶尚左道兵馬虞侯權應心暫統,並西調彥陽整補待命。」

    高務實這道命令是對朝鮮臣子和軍隊下達的,但卻根本不經朝鮮朝廷之手,而直接以經略行轅名義下達,可謂完全沒把朝鮮朝廷當回事。

    同時,這命令本身也十分霸道,一句話就免去了朝鮮領議政與兵曹判書對前線朝鮮軍隊的控制權,「命其自歸」——就是你們自己滾回漢陽去。

    再細看一點,則會發現高務實臨時委任的朝鮮軍主將是一位兵馬虞候,名叫權應心。

    兵馬虞候這個官職是朝鮮特有,大明沒有的,這裡要簡單說下朝鮮的軍事體制。

    朝鮮李朝實行文人治軍和兵將分離制度,無定將、無定卒,類似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軍隊,而非常備軍,這是總概。

    具體到西班(也就是武職)外官職包括兵馬節度使、兵馬防禦使、水軍統御使、水軍防禦使、水軍中軍、(下三道: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三道水軍統御使、三道水軍統制使(均為從二品);兵馬節制使、水軍節度使、巡營中軍、鎮營將(均為正三品堂上);

    非堂上官則包括兵馬僉節制使、水軍僉節制使、兵馬虞侯(均為從三品);水軍虞侯(正四品);兵馬同僉節制使、兵馬萬戶、水軍同僉節制使、水軍萬戶(均為從四品)、兵馬評事(正六品)、兵馬節制都尉、監牧官(均為從六品)、別將、權管別將(從九品)。

    所以,兵馬虞候為從三品,類比大明大致相當於衛指揮同知,比衛指揮使還低一點。


    大明眼下在朝鮮光是總兵和副總兵就有好幾位,參將、游擊一大把,衛指揮同知這種級別連高務實舉行較大規模的軍議都很難進大帳,小規模高層軍議那更是想都別想。

    同時朝鮮方面由於已經不剩多少還能拉上前線的軍隊,所以現在打起仗來那也是「將星閃耀」,把能參加軍議的人隨便挑幾個出來,動不動就是兵馬節度使、兵馬防禦使,至少也得是個兵馬節制使之類的將領,即堂上官。

    誰知道高務實這次卻偏偏讓一個區區兵馬虞候掌兵,這就有點太讓人難以理解了。不過這裡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彎彎繞繞,高務實就是單純找個地位不高的人領軍,好把朝鮮西班那群沒什麼用的高級將領實際放逐——他們肯定不願聽從一個區區兵馬虞候指揮,因此只能回漢陽去。

    當然了,如果非要說高務實這麼做還有沒有其他心思,多多少少也有一點,那就是打破傳統、樹立權威。再說詳細點就是打破朝鮮傳統,樹立個人權威。

    要說朝鮮的一些傳統,高務實當年看韓國人瞎吹李舜臣的時候因為不爽,還特意找過一些李朝的資料看過,覺得其中一些倒也有些意思。

    例如朝鮮建國前期,軍備頗為充足,規模最大時有軍隊近15萬人(15世紀後期)。軍事制度以五衛制為主,軍隊分為五衛:義興衛(中衛)、龍驤衛(左衛)、虎賁衛(右衛)、忠左衛(前衛)和忠武衛(後衛),在中央設兵曹和五衛都總府統一掌管軍政和軍令。平時,五衛輪流承擔宮禁警衛任務;戰時,五衛赴前線作戰。

    是不是很眼熟?當然眼熟了,朝鮮這個五衛制和大明的衛所制高度相似,是一種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所屬人員平時為農民,戰時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資全部自給自足,因此國家沒有養兵的財政負擔。

    彼時朝鮮太宗即位之後,通過廢除私兵制和兩次中樞改革,既實現了中樞機構軍、政權力的分離,又瓦解了功臣「合坐」操縱國政的格局。

    既然是衛所制,其建立的年代又和大明幾乎一致,那麼等到了壬辰倭亂時,國內承平日久,武備鬆弛,「人不知兵」,豈不是再正常不過了?所以,五衛制到這時基本上已經完犢子了。

    然而壬辰倭亂爆發之後,朝鮮發現原先的正規軍全是廢物,尤其是朝鮮相當於明朝九邊精銳的北境騎兵損失得七七八八之後,就不得以開始重新整頓軍隊,一開始手段比較復古——希望恢復五衛制。

    這個想法很快就破產了,因為五衛制需要給軍士田地,但朝鮮戰時無田可分,休戰期間一些閒田又飛快被「兩班棟樑」們通過種種手段收



  
雲無風推薦:  宦海龍騰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隨機推薦:  太荒吞天訣  重生之我是大空頭  這個主角明明很強卻異常謹慎  今日我掌天地  都市之破案之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