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日,申時,絕望中帶有一絲希望的崇禎皇帝,宣召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議事。早在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當時人心動盪的北京城,沉浸在一派春節營造的盛世假象中,李明睿就單獨向崇禎皇帝低聲提出過「御駕親征南京」的建議,御駕親征是說得冠冕堂皇的話,也就是放棄北京、遷都南京,理由很充分:北京離西北闖賊太近,一旦他們攻下山西,過了居庸關和昌平就到京城了,而且北京已三番五次受到關外滿清韃子的攻擊,十分危險!李明睿還舉了例證:盤庚遷殷,讓商朝獲得中興;趙構南渡,使宋朝延續了一百五十年國祚。大明至少也可以這麼做,先躲過天災人禍再說,等將來中興之後再收復北京。
但遷都涉及放棄祖先宗廟陵墓的敏感大事,而且大明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加上遷都意味著承認自己十七年來的勵精圖治徹底失敗,崇禎當時就警告李明睿:「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
此時,闖賊已經快到居庸關,崇禎皇帝再次召見李明睿,希望李明睿牽頭提出遷都事宜,然後由他出面否定,再由大臣們固請,他「不得已」遷都南京。這樣,自己才有可能繼續保持「聖君」顏面,不去背負丟掉京師的屈辱和罪責。崇禎把這樣的意思告知了李明睿,李明睿大為惶恐,跪在大殿上問道:「如此一來,若日後追究棄京的罪責,何人可擔?臣人微言輕,恐怕得首輔出面才行!否則斷不會有大臣站出來犧牲自家性命,附和此議!」
讓大臣固請遷都,左中允李明睿不同意出頭,崇禎想來想去,茲事體大,確實只有內閣首輔大臣出面,群臣才有附議的可能!過了半響,崇禎皇帝下定決心,深夜在德政殿秘密召見內閣首輔魏藻德!
那晚,德政殿上的高燭火焰搖曳如舞,跳躍在崇禎臉上愁苦的龍顏上,發出令人生畏的異芒。崇禎見了魏藻德,劈頭蓋臉直奔主題道:「魏大人,朕昨日號召群臣捐餉,你說家無餘財,朕不怪你。但有一事,汝為首輔重臣,此事要先生一擔!」
要擔責的,估計不是什麼好事,魏藻德連忙問道:「皇上深夜召臣來,所為何事?」
崇禎道:「此事有朝臣議過,請朕御駕親征南京!」
魏藻德頓時聲淚俱下,跪下道:「現在御駕親征南京,皇上祖宗的陵寢宗廟怎麼辦?大臣怎麼看?百姓怎麼看?天下將士怎麼看?」
作為官場老油條,魏藻德特別擅長揣摩崇禎的心思,他知道此時崇禎提出御駕親征,必然是為了保存自己聖君的顏面,下定決心要為遷都南京找替罪羊了!原來的內閣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袁崇煥,不就是這麼被幹掉了嗎?魏藻德連家產都不願意為崇禎捐獻,更何況性命乎?於是,在這關鍵時刻,一向擅長演戲、口若懸河的魏藻德,開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向崇禎痛哭遷都的壞處,包括皇帝會讓百官恥笑,皇帝祖輩的陵寢宗廟可能被賊人挖盜,甚至皇帝本人也有可能在御駕親征路上被抓,明英宗就是因為聽信了奸臣的讒言才被俘的。最後,魏藻德站起來悲憤地說:「到底是哪個亂臣賊子現在給皇上你提這樣愚蠢的建議?臣身為首輔,就算拼了這條老命也要將這包藏禍心的奸臣趕出朝廷!」
崇禎默默看魏藻德演完戲,壓抑著內心的怒火,道:「南方富庶,或可堅守!他日或可收復北京城。」
魏藻德一看崇禎還不死心,便重提「太子南行,皇上固守」的遷都方案來敷衍了事,他知道「太子南行,皇上固守」是崇禎最不願接受的方案,因為這樣太子朱慈烺,和一幫大臣可體面撤離去南京,崇禎卻必須死守北京。一旦有人在南京擁戴太子為帝,他即便沒因守衛北京而死,也只能成為有名無實的太上皇,就像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遙尊因安史之亂而逃難的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一樣。這對才三十四歲、一心想中興大明的崇禎皇帝來說,完全是不可能接受!
聽魏藻德提「太子南行,皇上固守」,崇禎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悲憤,站起身把大殿上的龍椅一下子推倒在地,朝魏藻德大吼一聲:「滾!給朕快滾!」
魏藻德早就兩腿顫抖,巴不得早點離開宮,趁著崇禎還沒叫他「回來」,趕緊一溜煙滾出紫禁城,滾到住西瓦廠的小妾床上老漢推車去了!
經過籌捐兵餉和遷都一鬧,崇禎皇帝身心俱疲,他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