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君 > 第三十一章 中興明朝三把火

第三十一章 中興明朝三把火

    PS:看《大明君》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不久,平西王吳三桂率十萬大軍從孟津渡過黃河,連破農民軍占據的洛陽、靈寶、襄陽等地,基本上剿滅了李自成在山西、陝西以外的隊伍,收復了河南、湖北等失地。而在半年時間裡,袁文弼在京城裡,除了練就七萬大明禁軍,還很強勢地燒起了中興大明朝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便是建立章法,從制度上徹底杜絕了太監干政,這也是限制明帝的權力,得到了吳三桂等諸王的支持。

    宦官干政問題,是明朝政治的一大毒瘤。袁文弼深知,明代太監氣焰囂張,得益於制度:一是太監秉筆,幫皇帝在公文上批紅;二是太監掌握東廠、西廠,監督百官;三是太監外出監軍、監稅、監礦。

    袁文弼早就解散了太監掌握的東廠、西廠,派「袁家軍」一千人守衛皇宮,還派滿雲龍率領禁衛軍入宮,在皇極殿前豎起了「禁止太監干政」的鐵牌,鐵牌高一丈,寬六尺,詳細規定了限制太監的章法:「太監不得外出為官,也就是說不再當監軍、監稅、監礦;太監出宮門必須得到軍情處的批准,私出宮門一步者,斬;太監品級不能高過四品;不許結交外官;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結;不許假弟侄等人名字置買田屋」,規定

    但凡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而且,袁文弼還讓明帝下旨,宣布刑部擁有插手太監事務的合法權力,朝臣可以將犯錯的太監「先斬後奏」,也就是說,大臣們可以通過刑部與慎刑司的渠道,把看不順眼的太監直接拉出來殺掉。


    而且,袁文弼還改變了明朝的祖制,規定太監要低大臣一等,朝賀大典,內監不得沿明制入班行禮。也就是說,太監不僅不能搶在大臣之前行禮。原來在明朝時,朝臣與太監相見,相互行禮致敬。遇到大太監或者關鍵崗位的太監,朝臣們往往搶先行禮,甚至卑躬屈膝,表示孝敬,內閣大學士也不例外。從袁文弼推行新制度後,完全不同了,規定凡太監與朝臣相遇,不管雙方品級高低,太監都要主動低頭、讓道。若不謹遵,將總管太監一併治罪。而且太監遇到大臣不僅要讓道致敬,也不能直呼大臣的名字。

    為了釜底抽薪,袁文弼還嚴限太監讀書認字。明朝宮廷設立內書堂,選十歲上下的小太監二三百人入內讀書。內書堂有專門的老師,教導太監們讀書認字。不少明朝太監書讀得不錯,還留下了不遜於士大夫的詩文作品,政治能力隨之提升,袁文弼認為此舉多餘,太監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讀書。

    以禮部尚書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覺得出了心頭的一口惡氣,對袁文弼推行的這些新規定大為讚賞,鼎力支持。反對的幾十位太監,袁文弼還沒動手,就被刑部的官員派人抓起來,凌遲處死!

    但袁文弼對東林黨,也沒有多少好感,第二把火,便燒向了他們。因為袁文弼認為,明末的黨爭,也是大明亡國的重要原因。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黨初創時首領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鐫刻在各地東林書院的大門口。他們胸懷天下的理想和抱負,是可取的,但是他們的能力,袁文弼是懷疑的。東林黨人是好人,所以排擠東林黨人的溫體仁是壞人,這就是《明史》的邏輯。但這種邏輯,騙騙別人還可以,袁文弼卻是不信的。

    在袁文弼眼裡,他們就是一群只會讀古書的書呆子,如果在太平盛世,他們的正義感和道德感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在1644年,正義和道德,是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服穿,更不可能擋住滿清的八旗鐵騎。

    袁文弼知道,理想和抱負是一回事,能力又是一回事。當時,東林黨主要以以江南士大夫為主,靠的是在全國各地講學的東林書院籠絡天下讀書人的心,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東林黨人的書沒白讀,罵功十分了得。不論是市井的歌謠,還是朝堂上直接的上疏彈劾,被盯上的人名聲立馬頂風臭十里,於是,袁文弼就從



第三十一章 中興明朝三把火  
羽落凡心推薦:  三國英雄學院  龍騰1856  穿越歷史之門  超級答題系統  重生之大總統  學院版三國  
隨機推薦:  仙都  凡人仙府  超神當鋪  網遊之獨步武俠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君"
360搜"大明君"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