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之後又有州縣稱本地大戶不多,攤派過重,請求減免,定國一律嚴飭不准。此外還有不少大西官吏,帶頭抗不認捐,對於這些人,定國也毫不手軟,直接將他們革職拿辦。
此次攤派觸動了許多朝中官員的切身利益,他們不敢指名道姓的指責定國,遂以民怨之由遊說張獻忠,希望張獻忠能夠恢復從前的規矩進行攤派。
張獻忠禁不住人言紛紛,當即傳定國入宮,向他徵求意見。
見張獻忠問起,定國正色言道:「從前繳納賦稅,皆是窮苦百姓怨恨,但他們人微言輕,沒有人能夠聽到!如今輪到這些縉紳怨恨,他們人數雖少,卻能夠直達天聽!父皇,您也是窮苦出生,應該更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兒臣這麼做,正是不想讓窮苦百姓為此背上沉重的負擔!請父皇明鑑。」
張獻忠雖明白定國的良苦用心,但畢竟耐不住左右百官的不斷勸說,終於還是決定將籌措糧餉之事轉交給汪兆齡辦理,此後增加的糧餉,依舊按照慣例隨賦加征,或交由各州縣官員召集縉紳議籌,定國之法就此束之高閣。
再說張獻忠,面對四川亂局自是求治心切,特在春季開恩科取士。一時間,各州縣應召來到成都者多達一萬兩千人,會試於青羊宮。
不過誰都沒想到,這次會試居然惹出了驚天禍事,出於對大西政權的不滿,竟有數千應考士子聯名上書張獻忠,批評定國先前的攤派糧餉之法,還有不少人在試卷中嘲諷張獻忠為井底之蛙,並趁機挑撥張獻忠和李自成的關係,更有甚者圖謀不軌,欲為明朝復仇,在效法博浪一擊失敗後,殺死數百監兵,趁夜逃跑。
張獻忠聞訊勃然大怒,令中軍府都督兼五城兵馬司都督王尚禮即刻將青羊宮中士子盡數就地扣押,復令各州縣緝拿逃犯,歸案法辦。
定國看出張獻忠起了殺心,連忙苦苦勸諫道:「父皇!鬧事之人畢竟只是少數,況且聯名上書者,難免有為人脅從或竊名者,未必皆出自本心,若盡數殺之,大為不妥!」
「那些腐儒說的可都是你的壞話,你就不生氣?」張獻忠奇怪地問道。
「兒臣所為盡出自公心!還請父皇赦免了這些腐儒吧!」定國向著張獻忠叩首求情道。
張獻忠長嘆一口氣道:「這麼多年了,你的婦人之仁始終未曾改變!也罷,老子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放他們一條生路,只殺為首之人!」
說罷,張獻忠徑直起身,對著一旁的王尚禮吩咐道:「老夥計,你且去把青羊宮鬧事的首惡之人盡皆押往百花潭處決。」
王尚禮領命,立刻帶著甲士趕赴青羊宮,命守衛打開宮門前的銅鎖,旋即步入宮中,於在押士子面前展開聖旨,高聲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此次鄉試,竟有驢球子詆毀新朝,謗議老子!實屬罪大惡極。著王尚禮將首惡之人押赴百花潭斬首!其餘兔崽子聽著,這回饒你們一命,由各州縣教官押回嚴加教管,若再敢罵老子,連坐十族,教官同罪!欽此!」
讀罷聖旨,王尚禮又宣布道:「諸生且聽著,點到名者留下,無名者出!」
於是開始按單點名,點到名者交付甲士看押,見一百五十九名首犯一個不差,王尚禮這才下令鳴炮開門,釋放其他生員。
那一百五十九人則被以十人為一隊,分批押出青羊宮,過了南河浮橋,來到百花潭。
走在最前面的十名諸生被五花大綁著推到百花潭邊,遠遠望見張獻忠高坐於水榭之上,周圍御林軍層層圍繞,殺氣騰騰。
只聽得張獻忠一聲大喝:「砍下潭去!」
頓時就有十名刀斧手,手執鬼頭刀,走上前來,一人一刀,將十顆腦袋盡數砍入潭中,再補上一腳,把面前的無頭屍身也一併踹了下去,至於諸生隨身攜帶的筆硯囊袋則被盡數丟棄在了旁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接著又有第二隊諸生被押到潭前,依照先前的辦法處決,排在後面的人,嚇得是呆若木雞,聽憑刀斧手砍殺,居然沒有半點反抗。
不一會兒功夫,一百五十九人全被斬盡殺絕,原本清澈的百花潭水已成一池血水,水面上滿是浮屍,緩緩向著萬里橋方向漂去。
沿岸百姓望見如此駭人場景,誤以為張獻忠正在城中大開殺戒,慌忙攜家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