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兒見里長懵了,趕緊出聲:「殿下,不成的,太遠,互通有無,也是你在南京跟這邊,應天府,安排安排。」
「應天府的其他地方沒什麼錢,江寧縣?上元縣?比曲陽縣的人口多,咱那有啥?倒是便宜李知縣、鄭主簿、關縣丞、王典史他們了,他們還呆在宣城縣呢?」
朱棡其實是想讓那邊的村子派人到曲陽縣看看,建些養殖場什麼的,他們的經驗最豐富。
轉而想起宣城縣的官員,好幾年了,官員始終未升遷。
升遷官位提高,能夠直接調到皇城裡辦公,不升遷好處多,在地方上撈錢,明目張胆地撈,父皇允許。
他們跟村子有合作,然後配合寧國府帶百姓一起干,自己拿一點分紅,那一點是比例,架不住體量大。
寧國府的官員不走,宣城的就不走,宋知府等人要把其他的縣給發展好,家家住樓房。
別的官員想進京當官,離皇帝近,或許有機會繼續升。
寧國府的官員無所謂,陛下總惦記,隔一段時間問一下,看看又把哪方面做好了。
那裡屬於試點,只要下丘村給出個新的思路,寧國府立即調整,宣城縣最流暢。
別的縣想要幹什麼,得先考慮百姓能否承受得起,一次投入過大,百姓沒錢。
宣城的百姓
「殿下,宣城是宣紙的地方?那紙好!」謝成對宣城有印象。
「宣紙、宣筆、徽墨、宣硯,再往南還有歙硯,宣城板栗也不錯。
其實一般,下丘村給的更好,硯台看石頭密度和材質,墨看工藝,筆和紙,再厲害能印寶鈔?
現在很多紙在換,方面油印,哎呀!隊伍里有,一會兒給你們幾套,實在不行現做。」
朱棡介紹幾樣東西,卻沒當回事兒,硯台屬於那邊的礦好,其他的是工藝技術,沒什麼大不了的。
郭知府一聽有東西要給自己,小聲詢問:「殿下,東西珍貴嗎?聽聞寧國府百姓有錢,宣城縣更富裕一些?」
「一些?」旁邊的朱樉忍不住插一句:「宣城縣一共二十二個村子,其中一個是下丘村。
下丘村有錢之後,帶著其他二十一個村子賺錢,家家把大牲口借給別人用,只要對方餵好了便可,不要其他的錢。
本地用朝廷的蒸汽機設備,規劃好地方,集體耕種、收穫。
他們天天吃肉,人家一戶一個月賺的錢,能抵上曲陽縣正常人家幾年賺的,一個月幾十貫。
今年在改造,改造完了,跟謝指揮使家中一樣,十二個時辰熱水,上下水,有電燈的,一個村子會配好幾部電話,連到南京。」
眾官員,包括謝成在內:「」
後來的曲陽縣知縣劉蘊禮咽一下口水:「秦王殿下,他們那般好日子?」
「沒辦法,遇到了好鄰居,下丘村認真教,父皇都得管下丘村問政,治理幾個村子還不容易?
三弟這邊將來辦公共食堂,百姓花錢買,比自己做便宜,是最好的模式。
宣城縣的村子可不是,他們不花錢買,賺到錢後拿出來一部分給他們的里長,當公使錢。
村子裡做的飯菜,不限量,村民可以提意見,想吃什麼,然後就有人專門做。
意味著,他們根本不在乎誰多吃一口,誰多占一點,一頓飯才幾個錢?」
朱樉攤下手,一個村子團結起來致富,鬧事的全被收拾了,就不存在小利方面的糾紛。
誰家的狗把別人家的雞給咬了,狗不聽話,別的狗都知道什麼能咬,什麼得忍。
於是第二天的午飯,或晚飯,就有了狗肉和雞肉吃,雞是被咬死的,狗是被勒死的,村民們能喝湯就喝一口。
失去雞的人不在乎,養狗的同樣無所謂,那麼多條狗呢!不缺這一隻不聽話的。
「讓殿下們吃飯,我給你們講。」
一個下丘村的少年快速吃完早飯,主動當講解員,告訴本地官員一個縣能發展到什麼樣子。
等四個殿下快吃完時,少年停下,官員們發現自己的還沒吃,餓,一邊想著『故事』里的事情,一邊狼吞虎咽。
第一千零七章 天地之差無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