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雞鳴寺燒香還願去了,不過我可以先和你溝通一下。」
方孝孺之所以肯和李維正商議。是因為十天前皇上來東宮給太子守靈時提到他,說他已經決定讓李維正復出,在五軍府任職,他並暗示朱允炆有什麼事可以多和李維正商議。事後,方孝孺等人商議,皆認為皇上讓李維正復出的原因就是為了朱允炆,為了使朱允炆上位,他們三人殫精竭慮,充分利用故太子留下的一切人脈,儘管他們都不喜歡李維正。並希望朱允炆能遠離這種人,但他們也不得不面對現實,現實是大多數朝臣都不贊成皇上避子立孫,這種反對聲也影響了皇上,很明顯,在立新太子一事上,皇上始終猶豫不決,朱允炆只能說有微弱的希望。而在各方勢力中,朱允炆的勢力和實力都是最弱的,他常年呆在深宮中,不能像各個親王那樣有所建樹。因此,在一番爭論之後,方孝孺等人終於決定,應該拉攏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其中就包括李維正。李維正和錦衣衛有關係,至少能夠幫他們打探一點消息,這才有了昨天常升去拜訪李維正之事。
方孝孺本人對李維正一直有成見。但為了實現太子的遺願,為了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他個人的感情和榮辱都不重要了,他請李維正坐下。便對他道:「前年在濠塘山和後來的客棧,我知道你是有幾分頭腦,能處理危機。現在東宮之位已經空出來了,皇上也不像去年那樣嚴禁談論立新太子一事,各個王爺都跳了出來,暗中較勁,互相攻訐,晉王更是公開上書,指責秦王在藩國時的種種失德之舉,其用意很明顯,若秦王不立,他就為長,前幾天皇上在廷會上也表示,新太子應以德行為主,長幼為輔,這個意思就很清楚了,皇上不一定按長幼排序。甚至連寧王這樣的最幼藩王也有成為儲君的可能,這樣一來,小王爺的機會就更加黯淡了,他只有嫡長孫這個唯一優勢,形勢對我們很不利。不知李大人對眼下的困局可有破解之策?」
在李維正的記憶中,太子去世後,朱元璋也不是立刻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而是在半年之後,也就是說朱元璋對立朱允炆也是反覆考慮過的結果,在這半年裡,局勢不可能平靜如水,各個王爺對東宮的爭奪一定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因此,朱允炆能否入主東宮也是在走鋼絲繩。他只要稍不留神,歷史就會改寫,尤其是他這個後世人的到來,會不會成為天平上的一顆小小砝碼呢?
李維正沉思片刻,便道:「知己知彼才是用兵的上策,小王爺要想最後勝出,不僅要了解對手的一舉一動,更重要是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尤其是弱點,往往就會被對手抓住,或許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會使他與東宮失之交臂,方先生可贊成我的說法?」
方孝孺點了點頭,李維正的這個思路他是贊成的,他一直認為太子要以德行為生,絕不能在德行上失分,至於知彼,可以交給李維正去做。關鍵是要知己,就象李維正所說,不能被對手抓住把柄。
他笑了笑道:「小王爺恭謙溫良、謹慎小心,人人都讚譽有加,要想抓住他的不當之處,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不!他有一件事做得非常不妥,你們應該知道。」李維正淡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