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清陽縣的張家的事情辦的很隆重,
張家的祠堂被衙門迅速的修整擴大,
沒幾天時間就修理的比縣衙還要氣派,
祠堂裡面香火鼎盛,
忠勇公張凡的牌位立在最中間最顯眼的地方,
池塘里還立有一塊兒巨大的石碑,
上面記錄著忠勇公張凡的英勇事跡和功績,
而祠堂的外面則立著一座巨大的功德牌坊,
只要進到村子裡面來,
就能遠遠的看到其宏偉的樣子,
而更讓人側目的是張家祠堂正門上面掛著的那副牌匾,
牌匾上寫著《大明英雄模範》幾個大字,
一看帶有大明字樣,
就知道這是朝廷的最高表章了,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那上面落款寫著大明沂王朱見深,
平常老百姓可能不懂,
但是當官的可是了解內情的。
沂王,
那可是大明隻手遮天的人物,
一年時間從一個廢太子,
變成了大明朝廷只有權勢的人物,
甚至風頭都蓋過當今聖上,
坊間更是傳言,
說沂王不是太子,但也是二皇帝了。
關鍵沂王才十一歲,
後面指不定要輝煌多少年,
張家算是撈著了,
不光死的轟轟烈烈,
家族後代更是百年富貴。
不少人看到張家的這種狀況,
心裡紛紛的開始盤算起來,什麼時候能第二次向遼東那邊移民。
漢人從來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只是怕自己死的悄無聲息,
怕自己死後家族老幼沒人撫養,
當這兩樣都解決之後,
那麼每一個漢人都將汗不畏死,
畢竟萬民祭拜,
百世香火,
族譜單開一頁的誘惑,
實在太過於誘人!
《PS:有時候我就是這樣的,懦弱又膽大,要是以後真的打起仗來,我肯定來個人體炸彈把小倭寇的學堂給炸了。》
淮安府這邊弄的偉大,
而京城這邊聲勢自然小不了哪裡去,
在沂王朱見深回京前夕,
整個京城都活躍了起來,
德勝門門口的英雄紀念碑和英雄紀念館,
還有廣場等地方全部都人滿為患,
不光那邊的順天府的衙役全部出動,
就連兵部尚書郭登也帶領著裁剪的一半的京營士兵入了城,
德勝門門口的大道被掃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過了一絲的灰塵,
甚至幾日沒有上朝的景泰帝也派了太監過來囑咐,
一定要安排好諸項事宜,
因為等沂王回來之後,
將會在德勝門門口,
大明英烈碑前面,
為第一位大明英雄模範進行國葬。
這是大明第一次進行國葬,
所以朝庭上下格外的在意,
生怕出現一絲差錯。
如此的大張其重,
自然有的人十分不滿,
有些文人雖然不爽,
但是礙於當今的局面,
第291章 憑什麼他們能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