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七年四月初,北征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朱高煦御駕親征,大將平安、瞿能、王斌、吳高、張輔、柳升等隨軍北征;朝廷準備出動的總兵力、大概有二十五萬步騎(實數);兵部尚書齊泰負責督運沿途糧餉。
先前已發詔令,從北平趙王府調護衛軍一萬三千人,山東兗州魯王府、洛陽周王府、西安秦王府、太原晉王府、大同代王府各調護衛軍一萬人;再從西北的肅王府、慶王府各調集騎兵五千。北方藩王護衛軍將聚集七萬三千人!
再從九邊及諸省調衛所精兵七萬餘眾;以及從京師出動的京營精兵十萬步騎。北征的明軍總兵力將達到二十五萬大軍!
北方諸王的護衛軍最少的也有一萬七八千之眾,多者超過兩萬。朱高煦並沒有一次性調走他們的所有軍隊,不過也讓藩王們的護衛軍整體少了一半。
朝中大臣,對此事幾乎是一片緘默。
除了即將離京的齊泰,既沒有人反對,也無人上書替藩王們說話。齊泰出發前寫了一份奏章,走通政司送入宮中。奏章稱太祖皇帝建諸藩國於各地,本意是守衛疆土、屏|蔽邊疆;今朝廷主動出擊北擊胡虜,藩王理應遣軍隨行。
朱高煦坐在乾清宮東暖閣里,翻遍了最近幾日的奏章,也沒再找到別人上書言及此事。蒙古各地的地圖還掛在東暖閣,最近兩天他批閱奏章、又回到了這裡。
人或難免受他人影響,偶爾朱高煦也會暗自質疑自己:會不會太急了?
這種心情在戰場上經常遇到,每當戰局變得撲簌迷離,主帥便難免會時不時產生動搖。而國事比戰役更加抽象、複雜,朱高煦覺得自己的稍許動搖、只是正常表現而已。
天色早就黑了,朱高煦的晚飯也是在東暖閣里吃的。
屋子裡已經點亮了多盞油燈。朱高煦登基後還沒遇到特別緊急的情況,無須連夜辦公;於是在橙黃燈火下的東暖閣景象,他還是第一回見到。
火光的亮光自然是比不上點燈,即便點了許多盞燈,東暖閣里也只有比較鮮明的顏色、能被人看清,而顏色較深的牆壁、桌椅、書架都變得朦朦朧朧了。
就在這時,朱高煦感覺到有人繞過隔扇。他抬起頭看時,便見妙錦身著大衫霞帔、頭戴鳳冠走了進來。她抱手在腹前屈膝,款款執禮道:「臣妾拜見聖上。」
貴妃的常服也是繁複華麗,金絲寶石珠玉在燈光下閃閃發光。朱高煦愣了一下,他還是很少見到、妙錦正兒八經打扮成這般模樣。
習慣了她以前常穿道袍、素淨衣裳,朱高煦不免多看了幾眼她現在的樣子。
不過朱高煦忽然覺得,雍容華麗的服飾應該更適合妙錦。她的身段高挑、脖頸挺拔肩背筆直,自有幾分端莊;神情略顯冷清,若是裝扮華貴,便仿若貴婦的冷傲;眼角上挑的杏眼、唇紅齒白的美艷面目很是嫵媚,點綴上妝容和鳳冠的珠寶,其艷色更增幾分。
美艷相貌與華麗的衣裳搭配、正是相映成輝,相互襯托增添顏色。
朱高煦有一會兒看著她發怔,妙錦便輕輕抬起頭瞧了他一眼。
「免禮,這邊來坐。」朱高煦這時才忙說道,「我派人去傳你侍寢,以為你又會找藉口推託;因此不慎把這事兒忘了,到現在還沒回寢宮。」
妙錦站直身子,朱唇輕啟、卻終於沒說出話來,她只是打量了一番御案上的奏章和卷宗,又抬頭看朱高煦身後的地圖。
朱高煦又問道:「我聽說妃嬪們在坤寧宮見皇后,你也幾乎不去。妙錦有何不滿之處麼?」
妙錦露出一絲勉強的笑容,輕輕搖頭道:「聖上不必分心,您知道我性情如此。雖少有去見皇后,卻也派人言語了,禮數遵從著上下尊卑,皇后也未將此事放在心上。請聖上安心。」
「邸報說明白了、我母后曾把你當義女。不過薇兒她們三人,倒是知道實情的,或許一開始著實有點尷尬……」朱高煦沉吟道,「我與皇后都不會怪罪你。」
妙錦聽到這裡,眼神里露出動容之色,她的語氣也比剛才溫柔了一些:「聖上正在忙著部署北征之事麼?」
朱高煦道:「安排都差不多妥當了,我不急著北上。現在先讓京營及諸路軍隊、向北平布政使司地盤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