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師忽然南下,連陷幾個縣城後越過山東,徐州沛縣告急。
時齊泰還在浙江,聞訊後立刻趕往京師。
年初夾河大戰,官軍大敗,朝廷為遲緩燕師進攻,表面上罷免了齊泰、黃子澄等人,讓燕王「靖難」失去藉口。然而後來沒起到什麼作用,齊泰便趁離任兵部尚書之機,前往各地籌集兵員、糧草。
官軍在前線幾度大敗,各地竟然漸漸地難以調度、地方上文武官員持觀望之態,朝廷諸政令進展緩慢。以至於齊泰等人要親自下去督促。
……齊泰帶著隨從正在驛道上,很快便進入了應天府地面,天上卻忽然下起了暴雨。
眾人急忙將馬車驅到驛道邊的一個村子裡,借用了一戶人家的房子,暫且逗留避雨。
齊泰彎腰從馬車上走下來,走到茅草頂的屋檐下。他並未進屋,卻仰頭看著傾盆大雨嘆息了一口氣,對身邊的護衛將領說道:「等雨稍停就走。」
將領抱拳道:「遵命!」
齊泰轉頭看了一眼,便走進了土牆木門。住在這裡的百姓已經被驅趕到別處去了,門口站著兩個青衣漢子。
走到一扇小窗旁邊,齊泰過去親自挑起草帘子掛起來,心神不寧地望著外面的雨。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個聲音:「齊部堂,齊部堂在此?」
聽起來好像是方孝孺的聲音,齊泰忙起身出門,果然見方孝孺站在屋檐下,正在收傘。齊泰忙上前作揖道:「我不敢再自稱部堂,方公怎會在此地?」
方孝孺笑道:「就是巧了!我見到了齊公的奏章,算來你已該到應天,便請旨出城迎接。路遇大雨,正好見到村口有侍衛躲雨,便叫人上來問,果然是齊公!」
「快裡邊請。」齊泰道,「不想咱們竟在此茅屋相見。」
方孝孺笑了笑。
二人進屋後,在窗邊的破木桌旁邊入座,房屋周圍都有侍衛守備。方孝孺開口道:「齊公就算不上書,聖上也要下旨召你回京。燕逆已近沛縣,齊公應知曉了?」
齊泰點頭,皺眉道:「這幾天我已日夜謀劃了方略,就等到京後進言。」
方孝孺道:「聖上也很想聽聽齊公的方略。」
齊泰沉吟許久,欠了欠身低聲道:「燕逆此舉,意在直奔京師!」
「啊?」方孝孺立刻面露震驚之色,俄而又鎮定下來,看了齊泰一眼,「若果真如此,燕逆果然膽大,齊公之見也很驚人。」
齊泰搖頭道:「我只是據實論斷。先是盛庸苦心經營山東,此地位於北平南下京師的側翼,以此為根基威脅燕逆,使其不敢南下,以為長久之計。但現在燕逆不顧山東,兵至徐州地面,若所圖不在京師,此舉何益之有?」
方孝孺若有所思。齊泰看了他一眼,心道方孝孺再怎麼想也想不出所以然,這也不怪他,方公本不善兵事武略。
齊泰便問起方孝孺更懂的事,小聲說道:「據說朝廷在北平有奸諜,如此大事,沒有絲毫消息?」
方孝孺猶豫片刻,也低聲道:「確實有個很重要的細作……朝中知道那人的,除了聖上,總共就兩人!」
「其中一人定是方公了。」齊泰隨口道。
方孝孺點頭道:「可是幾個月前,那人忽然不見了!朝廷派人去北平問細作,卻回稟沒有發生什麼事。真是蹊蹺之極!」
齊泰聽罷也不追問,既然那麼久聖上都沒有讓他知情,自己便不好再問了。他又用半開玩笑的口氣問道:「我聽說方公獻策離間計,原來是魏國公的主意?」
方孝孺有點尷尬道:「確實如此,但魏國公怕聖上不願採納,囑咐我不要說是他的建議。」
齊泰想起了「平燕之戰」爆發前,關於高陽王朱高煦去留之事,徐輝祖極力阻止高陽王離京……後來高陽王果然為燕逆立下汗馬功勞。如今看來,徐輝祖確實也是心向朝廷的。
「魏國公與黃子澄有隙。」齊泰毫不掩飾地直呼其名,他同樣也看不慣黃子澄,「所以魏國公找的是方公,他是希望方公舉薦他帶兵,有用武之地。」
方孝孺嘆道:「我豈會不知?只是燕逆是魏國公姐夫,我憂心聖上不會同意。」
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