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所制下的明軍的的確確是不需要大明朝廷額外撥款軍費的。
只可惜,這衛所制度經歷了太祖皇帝以及成祖皇帝過後,便迅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糜爛。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並非說明唐朝以後整個天下歧視軍人,而是因為當兵既是沒有好待遇,又做下許多壞事。
至於作惡的原因也簡單,生活貧苦。
衛所制度在朱元璋的設想之中頗為自得。劃撥一塊地方,讓軍隊和平時期種田,戰爭時期打仗,世世代代為軍人,這個構想仿佛十分完美。有農田生產,也不需要國家負擔。
可實際上,一到和平時期,承平日久,軍隊的重要性就降低。軍官開始侵吞土地,將軍戶壓迫為農奴。整個衛所制度成為一個大號的農奴世界,戰鬥力轟然倒塌。軍戶也紛紛變得十分窮困。
窮困極了,自然就有惡向膽邊生的人。縱然是老實的,也會逃兵。洪武初年至洪武三年十一月,衛所制下逃亡者計47986人,因此不得不根補、勾補等方法彌補。根補即抓回逃軍,勾補則由其戶中以丁補,但此舉既擾民又擾官,亦有軍官藉此貪污,迫害百姓,使鄉裡間痛苦不堪。最後逃兵有增無減。
在國朝初年之前,鑑於衛所兵不斷糜爛。大明開始建立京營。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軍士除來自京師衛軍外,又調中都留守司及山東、河南、大寧三都司衛所馬步官軍輪番到京師宿衛和操練,稱為班軍。
依靠抽調全國精銳組成京營的做法,朝廷保持了對北面蒙古人的攻勢。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一直在土木堡之變前,大明對蒙古都是優勢的一方。
只可惜,土木堡之變,五十萬京營精銳付之一炬。京營元氣大傷,骨幹折損殆盡。後來雖然時有恢復,但大明軍力在崇禎年間已經潰散殆盡。
尤其嘉靖年間倭寇為患,曾經在國朝初年時抵抗倭寇的沿海無數衛所毫無作用,甚至讓百餘倭寇橫行到了南京城門前。就是原來的京營,也是不堪一用。
而這個時候,衛所兵已經糜爛到了最慘澹的時候。最終的結果便是讓衛所制度事實上成為一塊膿瘡,誰都不去碰他,但朝堂也再也失去了以衛所軍製作為國防倚靠的打算。
為此,大明朝堂便開始改為募兵法。戚繼光用募兵法在義烏募吃苦耐勞的礦工為軍,就此打造了天下赫赫威名的戚家軍。
但戚繼光的強大卻並非是大明開始變強,而是有賴於張居正的上台。作為戚繼光朝中的奧援,張居正推行變法以後,大明罕見重新振作,讓戚繼光有了練兵的穩固內部條件,不會因為政治上的變動產生人事紛爭,也不會因為缺乏中央支持而缺少軍費來援。
故而,戚繼光剿除倭寇之後,得以在薊鎮就任,讓戚家軍得以護衛住京畿平安,蒙古人不敢南望。
但同樣,當張居正下台,朝中局勢動盪以後,戚繼光便只能黯然離開薊鎮,戚家軍漸漸消亡,失去聲息。到這時,唯一戰鬥力還算維持穩固的,就只有邊疆軍陣體系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九邊。
自從大明建國後,其後百餘年間,退居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伺機南下,成為大明的嚴重邊患。為此,朝廷不得不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亘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宣府、薊州、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個邊防重鎮,也就是後世所言九邊重鎮。
因為與蒙古人的不斷交鋒作戰,九邊之中鍛煉出了一批強軍。尤其馬芳,甚至成為一時勇將,名震邊疆。
到了大明中後期的時候,大明與蒙古議和,以互市換取暫息兵戈。就此,大明與蒙古人的敵對就此緩和。九邊也漸漸因為成本過於龐大,漸漸虛弱。
在萬曆末年時,遼東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造反。一開始,是朝廷不斷派出兵馬進剿努爾哈赤。結果接連不斷的作戰之下,整個東北錦州以東的地區盡數丟失。就連赫赫有名的遼鎮也丟給了建奴。至此,朝堂終於以舉國之力應對,而大明一方也派出了戰略大師孫承宗。在孫承宗的出手下,關寧錦防線鑄就。大明依靠著堡壘戰術築城推進,終於挽回了一直丟城失地的窘境。
而這樣的結果便是整個大明的軍
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