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輩人的恩恩怨怨?
聽了這話,朱高煦不禁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瞳孔中的雙眸閃過一絲耐人尋味之意。
「此事,爾等詳細與本王說一說。」
「這中間究竟參雜著什麼樣的內情?」
張子明和王言二人,彼此對望了彼此一眼。
對此疑問。
二人心中亦是清楚。
現如今話已至此。
有些東西,他們斷然是不太可能隱藏或者隱瞞了。
畢竟此事可是牽扯到他們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漢王朱高煦則是作為他們惟一能夠活命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倘若再耍小心思,再有所隱藏或者是有所隱瞞的話。
惹得朱高煦不快,讓其反感他們,最後對他們棄之不顧的話。
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小失大,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真要發生那樣的事情,自然也不是他們所想要看到的結果,同時也與他們之前豁出性命,送出信件的初衷不符。
同時張子明和王言兩人,對於整個臨川府城所有的官員臨陣倒戈,徹底站到他們的對立面,對他們手中握著的那些個把柄視若無睹之事發生。
他們兩家知曉內情的人,心中又何嘗沒有過猜測,沒有過盤算。
而兩家人合計所得來的結果,一切矛盾、官員異常舉動的根源,近乎全部都指向西江布政司使鍾開然,這個與他們兩家有著世仇,有著恩恩怨怨的人。
這也是他們兩人被逼到這般絕境,都沒有找西江之地的任何官員,而是把主意打到了應天府中的真正原因。
此間原因無他。
就整個西江而言,布政司使鍾開然乃是整個西江職位最高之人。
而與他們有世仇的亦是此人。
找西江之地的官員,甭管是誰.
兩人的心中都知曉,完全不會有任何用處,無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短暫的沉吟了片刻,張子明和王言兩人,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彼此看了彼此一眼,咬了咬牙開口道:
「回王爺。」
「此事則要從太祖、洪武十八年之時說起。」
「那時的臨川府城之中,賈商乃是三足鼎立,而不是像現如今的只有我們張、王兩家存在。」
「而這隨著時間推移,退出臨川府城賈商鼎立的其中一股勢力,則就是現如今西江布政司使鍾開然、鍾布政司使的家族。」
對這般回答。
朱高煦倒沒有多少的驚訝。
在張子明和王言兩人說出其與布政司使鍾開然有著恩怨之際。
他的心中,隱隱就有著些許對此事件輪廓的猜測。
對此,朱高煦未多言,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
「繼續…」
得到首肯。
兩人定了定神,隨後繼續出言敘述道:
「那時的臨川府城,剛好遇到一場浩劫。」
「整個臨川府城的百姓於哪一年收成都不太好。」
「致使不少的百姓,都食不果腹,三天餓上兩天半。」
「對此事,我等臨川府城應當時的臨川府城知同劉旭於府衙議事。」
「商討如何幫助整個臨川府城的百姓,渡過彼此難關。」
「其實就此事,大家心裡都清楚,劉知同言下為何意。」
「說白了,就是希望我們這些個富裕的賈商能夠出錢、割肉,且幫著開庫放糧。」
「對此事,當時我們三家,都未第一時間給予答覆。」
「統一的口徑,則是希望官府能夠給我們三家考慮的時間。」
「對此,劉旭也表示認可,不過希望我們能夠儘快的給予答覆。」
說到這裡。
張子明和王言兩人不禁頓了頓,老臉之上不禁浮現出一抹追憶之色。
「待出了官府。」
「張、王、鍾三家主事之人碰頭,商討關於官府讓我等割肉、出錢、出力、出糧之事。」
「就此事
第326章 農夫與蛇,爾等可曾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