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考生齊聚三間正廳裡面時,諸考生以及具保的廩生都一起向縣令和教諭致敬,然後由監考書吏開始「唱保」,點到名字的考生上前領卷,卷子上有考生座位,然後為其作保的廩生必須同時應聲。
當堂上之人喊道林默的名字時,林黙立刻上前接過考卷,只見上面寫著二號房乙酉位置,可不正是王書吏安排好的位置,果然是安排妥帖,省著費時找座位,林黙回到位置坐下,細細一瞅,看出點門道,原來這三間大廳大多數都是「關係戶」,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位置,林黙也不是什麼千古聖人,文壇清流,自然是心安理得坐在位置上,由於天還未大亮,考場又不許點燈,林黙坐在位置上打開封面,封面上記載考生座號,交卷時還需寫上自己名字。
裡面有十張上好竹紙以及三張素紙,素紙是用來抄寫考題以及草稿之用,別小看草稿紙,每個童子在草稿紙寫字必須嚴格用楷體,不可謂不嚴。
待得所有考生入座,一聲羅響,考試也就正式開始,衙役立即舉著考題貼板巡迴展示,待到走到林黙這邊,林黙提筆蘸墨迅速的把所有的題記了下來,舒緩一口氣,這才細細看題,四書文兩篇,題目都是循規蹈矩,並沒有為難考生出一些截搭題,這時,考場上也傳來一陣輕微的嗡嗡聲,有許多考生發現考題不難後發出了輕微的歡呼聲,
「肅靜!」堂上身穿官袍的海縣令威嚴的一喝,所有考生心中凜然,默默答題不提,林黙剛才上堂拿卷子的時候已是偷偷觀察了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縣令,約莫四十來歲,嘴唇八字鬍,頜下有須,身材有些瘦弱,身著八品官服,坐立間自有一番威嚴。
林黙定了定神,深呼一口氣,又蘸墨提筆,第一題是一個單句題,曰:「過則勿憚改」,詞句出自《論語集注》,原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的態度不莊重就沒有威儀,所學便不會穩固;做人處事以忠信為本,不會和那些不講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過錯一定會勇於改過」。
出題人自然是希望所有考生在做事情時敢於知錯能改,題目簡單明了,但卻很難寫出彩,林黙先是想出幾個「破題」,但隨後又被否定,這一耽擱時間就有點長,就連巡場的教諭都多看了林黙兩眼,隨後一聲嘆氣,暗道:「孺子不可教也!」
有了,林黙放好素紙,運氣提筆,唰唰幾下就見紙上寫著,「君子之於學,貴有其質而必盡其道也」,林黙以此破題,卻是恰到好處,君子有知錯能改的品質是好的,但也同樣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已破題,林黙卻是連連提筆蘸墨,文思泉湧,估摸著字數足夠,便停閉不再寫。
甩了甩手腕,耳聽著滿場都是唦唦聲,也不多歇,直接寫開第二篇四書文,題目依然中規中矩,林黙思索一番,自覺破題出彩,就提筆書寫,寫後也是甚為滿意。
最後是試帖詩一首,試帖詩也有嚴格的格式要求,不能抒發個人感情,往往只能用來歌功頌德,********。
只見考題是:驚雉逐鷹飛。林黙既然知道格式早已固定,可並沒有魯莽的抒發一下自己的強烈感情,也只是中規中矩的寫了一首,以「百中虛文囿,蒼鷹掠地歸」破題,待寫完所有題目,林黙抬頭,只見太陽已高高升起,好在大廳有牆壁相隔,不至於刺眼,但是外面露天考棚里的考生想必就不會那麼舒服。
草稿已是寫完,檢查一遍是否有別字,林黙肚中稍有些飢餓,索性便從考籃里取出炊餅就著水吃喝起來,旁邊考生基本都已打完草稿正在謄寫,一見林黙這傢伙吃喝起來,心裡也不由得感到飢餓,但大多數人都是索性再接著寫一些,不再看林黙,只是喉間不停聳動,一邊抄寫一邊心中大罵,更加確定林黙只是來走走過場。
三個椒鹽炊餅外邊粘著芝麻,雖說有些冷硬,但還香脆,吃完之後擦了手並不記得謄寫,打算小憩一會,這時考生都已開始吃起自帶的飯食,吃完之後又開始瘋狂謄寫,仿佛交卷時間很快就到似的。
休息了兩刻鐘,林黙感覺身心已調整到最佳狀態,就拿過素紙放在桌子上方,然後開始一字一字謄寫,這時寫字就要更加注意小心,紙上萬萬不能留有墨點,否則一旦交上去自然大大減分,一篇文章還未謄寫完,只聽得不遠處傳來晃蕩
第二十三章 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