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軍戶們稱之為侯爺府堡的山頂石堡,能如此之快地修築起來,不但有三千多匠人、青壯日夜施工,還有蕭夜拿出的大量黃灰泥,以及大筆不菲的賞金。
蕭夜治下的石磨磨坊,儘管每日裡能產出為數不少的黃灰泥,但兩個不間斷吞噬礦料的小黑屋,才是侯爺內堡用料充足的關鍵所在。
康紅原的旗隊輪班進入洞道,不停地運出各種貨物,還有六月就增加在民用目錄里的黃灰泥,用極為粗糙的厚布編制的袋子裡,裝滿了青灰色、土黃色等級的灰泥。
大量傷兵的加入,令康紅原的旗隊,已經增加到了五百人,好在現在石堡里空閒出來的石屋小院,綽綽有餘。
不肯聲張的蕭夜,把黃灰泥從倉庫里拉去了西門石堡,但沒人知道,加工中心裡剩餘的廢料,一大部分也成了灰泥。
這種土黃色的袋子,軍戶們不肯浪費,王大力做主獎勵給了各百人隊,由帶隊的頭目分派;家屬們是勤勞的,在工地上忙碌的匠戶、青壯們,現在最為顯眼的標誌,就是下身顏色一致的褲子了,結實耐磨,樣式模仿了野戰制服的樣子。
眼見得氣溫日漸陰寒起來,蕭夜和辛儒林他們商議過後,就宣布了遷移侯府的命令;至此,馬道石堡里除了倉庫、康紅原的旗隊,以及守備的侍衛隊等,大部分人就要轉出這個山谷,前出進入草原里了。
當然,已經開始給侯爺府里供應青菜的暖窖,那是不能動的。被胡適彪栽種活過來的紅薯苗,產量令蕭夜驚訝不已,三十斤根莖明春會繼續擴大栽種。
西門石堡山頂,也就是侯爺府堡里,淨水房那裡三百頂水傘已經擺放完畢,用細繩綁紮牢固;一股股細小的水流,匯集在了一排排半圓的竹筒,流進了池塘里,也沿著竹筒流進了一旁的大缸。
分支流出了的淨水,儲備在三十幾口大缸里,這也是侯爺府內唯一的水源。
草原上夏季乾熱,秋季冷燥,冬季更是乾燥寒冷,水傘出水量明顯減少,這三百頂的水傘,直接就掏空了馬貴倉庫的庫存。
侍衛隊軍舍大院、公事房、通訊隊、賬房裡人來人往,都在搬運著大包小包。
一些隱秘的東西,必須在晚上由侍衛隊協助搬運。
嗡嗡,豬式戰車在前,後面跟著一輛黑色的運輸車,穩穩地駛上了長坡,在一隊侍衛的注視下,開進了三進大院外的空地上;車門打開,幾個腰插盒子炮的女護衛,當先跳出來,站在車外四下里張望著。
「侯爺的家眷到了,」遠處堡牆上,帶隊巡邏的什長老/胡,嘀咕一聲,擺手和十個弟兄繼續走在甬道上。
梅兒和莉娜、田秀秀,帶著孩子還有兩條聰靈的小狼,來到了她們的新家。被褥、書籍以及零零碎碎的東西,被一起搬了過來。
俗話說,搬一次家猶如著一次火,但是捨不得家當的這些人,硬是把在馬道石堡里的各種雜物,一點不落地搬了過來,時間自然也就拖長了幾天。
這裡通訊隊使用上了信哨叄型,和馬道石堡那裡留守的通訊兵,能隨時保持聯繫;因著沙盤不便移動,馬道石堡的通訊隊王梓良留了一個什隊的人手。
山下內堡里,醫館、學堂也搬了過來,一座座完工的軍舍大院、石屋小院,自有公事房派人安排入住。
即將完工的二道牆外的石堡里,匯集了數千的後勤隊青壯,工地上忙碌異常,王大里他們希望在落雪前,能把這裡的石屋小院、坊市全部建成。
唯一讓王大里遺憾的是,他親自帶著十幾個老匠人,在西門石堡附近,試探著挖了幾處水井,雖然也出了水,但都是苦澀的鹹水,這讓滿心希望的阿蠻也相當失望。
隨著翡翠藤的蔓延,不久的將來,他的部落里的部眾,都會進入後勤隊裡找活干,絕大部分的青壯男子,則會加入到戰兵營,那一份糧餉以養活家人。
軍舍大院在內堡,在二道石堡里都有占地,這也是王猛、王虎兩個戰兵營的營地所在,以確保西門石堡的核心安全。
今後王家堡里據守防禦的一個百人隊的軍士,會由這兩個戰兵營輪流派駐。
整個西門石堡,不論內外堡,最為特色的,還是那沒有堡門的存在,就連侯爺府堡出入也只是一個大坡而已,這也是讓駐守的侍衛隊、戰兵營,以及
二百二十五章西門石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