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宜可也常來監督李偉,看到他認真投入,態度有所改觀,但仍對李偉遲遲未能打造出成品感到焦慮,不斷催促。然而,李偉堅持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這段時間,韓宜可儼然成了李偉的生活鬧鐘,每天按時提醒他上早朝。李偉無可奈何,只能離開客棧躲避,但韓宜可總能通過朱某泄露的消息找到他。最後,李偉不得不接受現實,結束了早出晚歸的生活,改為天黑便歇息,清晨即起。
一日,徐勇忽然來訪,李偉正忙於查看煉鐵爐,手髒不堪,他用相對潔淨的手背擦了擦汗,身上沾滿了塵土。為方便工作,他特意準備了幾套粗布衣物放在軍器局,換下官袍。見到李偉這副模樣,徐勇眼中閃過一絲嫌惡,但很快掩飾過去。
「大人,軍器局的糧餉快要用完了,我去戶部領取,但他們說我們的花費過大,拒絕撥款,您看該如何應對?」徐勇陳述道。
李偉眉頭緊鎖,「拒絕?他們有什麼理由不給?這是兵部批准的。」他語氣不滿。
「他們倒也沒說不給,只是推脫說事務繁忙,讓我們等待。」徐勇解釋道。
「荒謬!我能等,兵部能等嗎?哼!」李偉憤慨道,隨即丟給徐勇一把鏟子,轉身離去。
徐勇接過那把滿是污垢的鏟子,厭惡之情溢於言表,立刻將其交給一旁的工匠。李偉換回官袍回到工部,將無所事事的孫建和事務纏身的關子明叫來。
孫建的確無所事事,工作全被李偉接手;而關子明雖身為虞衡清吏司的郎中,管理著李偉顧及不到的部門,還有屯田清吏司的姜守清從不找李偉麻煩,真正做到有事無事都不打擾。然而,與李偉這樣的親力親為之官相比,他們的工作顯然輕鬆許多。
「戶部拒絕撥款,你們有什麼建議?」李偉詢問二人。
李偉出聲詢問,他對戶部並不熟悉,而且儘管他對朝廷事務不太關心,但明白自己不受文官歡迎,所以沒打算親自去爭取。
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實際上他們早已知曉此事。徐勇已經多次前往戶部,也曾向他們透露,最後實在無奈才求助於李偉。畢竟軍器局只是工部下屬,遇到問題自然不能指望尚書大人親自出面。
「稟告尚書大人,我們也曾到戶部查詢,但他們總是推諉,我們無計可施,不知是否能勞煩您親自處理?」
關子明小心翼翼地試探道。
眼前的尚書大人可不是好惹的,不久前孫建連續遭受責罰,叫苦連天,整個衙門的人都知道。
「是的,大人,我們都已盡力!」孫建戰戰兢兢地說,他確實竭盡全力,甚至去了戶部三四次。
「哼!你們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留你何用!」
李偉厲聲訓斥,孫建連忙低頭認錯。
「再去做一次,否則回來小心你的皮肉!」李偉模仿某個老者的語氣說道。
孫建聞言,面色苦澀,這件事其實怪不得李偉,是他惹怒了滿朝官員,自然會有人設絆阻撓。
以前兵仗局歸內廷管轄,李偉如何行事無關緊要,但現在到了工部,處理事務必然需要與其他部門協作,他的人脈不佳,自然寸步難行。
李偉安排孫建再次去戶部,自己並未袖手旁觀,而是徑直入宮找到朱元璋,這類瑣事他不願插手,直接找上司解決更為妥當!
武英殿內,朱標正拿著一份奏摺,向朱元璋報告:
「父皇,這些新標點符號已經讓翰林院試用了一段時間,反響很好,我認為應儘快推廣。」
朱標提及的是李偉最近貢獻的重要成果,但他們仍持謹慎態度,先讓翰林院的學士們測試,得到好評後才決定推行。
「嗯,那你起草一份奏章,上朝時提交,我們在朝會上宣布推廣此事。」朱元璋點頭同意。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標有些驚訝:「父皇,這是李偉提出的,或許讓他本人提出更合適吧?」
標點符號這項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