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朱家三子連帶著太孫走了之後,韓王妃就唉聲嘆氣的。
朱松看著王妃,有些不解的問道:「王妃,不至於吧,老二今天不就是嗓門大了點嗎?你也說過他了,也瞪過他了,到底他是個粗人,別放在心上了。」
韓王妃頗為無奈的說道:「就老二那個德行,上陣殺敵是個好手,這平日裡野慣了我頂多也就說兩句,怎麼可能一直因為這個悶悶不樂,我主要還是因為咱們兒子。」
「你看看今天人家太孫過來,那禮數多周到啊,看著孩子都不像是五六歲的模樣,他跟咱們兒子同歲,咱們兒子一開口那就是個小孩,人家一開口那真有太孫的風範!」
「不行,咱們也不能這麼放養兒子了,得早早的讓他讀起書來,我聽說父皇火熱的時候曾立下規矩,皇族子弟在大本堂,每天要學六個時辰的書,咱們也得讓沖煜早早的像大本堂里的那些皇族子弟一樣也得早早的念起書來。」
朱松萬萬沒想到王妃居然是因為這事,所以才悶悶不樂。
「王妃呀,沖煜現在才五歲,咱們總不能拿瞻基去和咱們兒子比,瞻基是太孫,太子的課程本身就比其他的皇子們要種得多嚴苛的多,瞻基是當成國家未來的接班人來培養的!」
「而且人家現在也沒去大本堂念書,那都是太子太子妃私下裡給他兒子念的書,咱們兒子就平安快樂就好,他將來繼承本王的爵位也不用他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不用他有多大的深謀遠慮,他只要能對百姓好,不期待百姓與人為善,但卻不失手段也就行了。」
朱松說的這些王妃當然都明白,可是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才呢,尤其自己的兒子還是韓王的世子,將來是要繼承老爹的王位的,這樣的世子如果不好好雕琢修理的話,將來如何能接好他爹的王位?
王妃覺得朱松身上最讓人著迷的魅力就是雖然貪財,但卻心懷天下,而且殿下貪財都是取之有道,該散財給百姓渡過危難時期的時候也從來都不手軟,不心疼。
甚至於很多時候王妃都在想,若是父皇早日知道韓王殿下如此的賢能,是不是當年在四哥和建文只見左右搖擺的時候,還會多出一個選擇?
可如此優秀的王爺兒子怎麼能成天不學無術,五歲的還喜歡撒尿和泥玩,這話說出去,王妃自己都覺得丟臉,騙騙王爺卻不這麼想。
什麼希望孩子開心快樂,都已經身為人父,思想為何還如此幼稚?人生憂患識字始,在王妃現在看來,如果不早早的讓兒子動起來學起來,他以後面臨的人生憂患只能更多。
「殿下,我也不要求沖煜能成為一代文壇大家,我也不要求他能像殿下一樣愛財卻取之有道,同時又心懷百姓,愛民如子。」
「可是他畢竟是朱家的子孫有父皇在那立威標杆,就算是皇子們,再怎麼不學無術總得有個限度,就沖煜現在這個德行,我真怕咱們兩個將來先後去世,到地下都沒有臉見父皇!」
「殿下,更何況現在我們家雖然看似安穩,但這一切全來皇上信任殿下,可若有一日當今聖上龍馭殯天,我們家現在還是否能有如此的地位?」
「咱們做父母的總不能守著孩子,護著孩子一輩子!這以後咱們兩個要是走了,若有人威脅於他,他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他是否會埋怨他的爹娘今日對他的放任?」
「我們得把沖煜的以後的人生規劃好,要讓他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生!」
朱松長出一口氣,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看來王妃這段時間讀書沒白讀。
「王妃,就算是咱們這當爹當娘的給兒子謀劃好了,所有的後路把他的人生都謀劃的毫無紕漏,可是這上天的意思和人生的命運是咱們兩個能安排好的嗎?」
「父皇年輕的時候多麼精明強幹,他給建文謀劃好了所有的路,可就是沒有算到建文在他去世之後會立馬開始削藩,而且還是削去了親叔叔的爵位,把人逼上了死路,父皇更想不到他去世之後,四哥和我們會立馬起兵造反!」
「且不說咱們兩個比父皇如何,就說父皇為建文安排的這些事,屠戮開國功臣,培養文官班底哪一樣不是在為了建文,為了大明朝以後考慮,可結果如何呢?我還是為了他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