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王妃,本王聽說你小的時候曾經學過武?」
此刻王妃倒是平靜下來,沒有那麼的誠惶誠恐,聽著朱松問自己,他點了點頭。
「是,小的時候父親曾經教過我幾年武藝,可後來娘親說女孩子家的練武,怕把身子練丑了,就不讓我再練武了,不過私下裡我還是會偷偷摸摸的舞劍。」
朱松點了點頭,忽然想起自己王府之內好像就有一把寶劍,這把劍當年是父皇在自己落藩的時候賜給自己的,可惜自己又不通武藝,這把劍就一直放在家裡面落灰。
「說來本王倒是有一把寶劍,只不過那把劍本王一直沒怎麼用過,你要是喜歡的話,咱們回來遼東之後,那把劍就送給你了?」
王妃聽了之後連連搖頭,朱松還以為她不喜歡。
「怎麼你不喜歡嗎?那把劍其實不錯的,是父皇賜給本王的,用的鐵都是上好的鐵,本王不懂劍,那把劍本王的下屬們凡是見過的沒有一個不夸的。」
王妃搖了搖頭,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將手放在了朱松的手上,輕輕的握住。
「殿下,臣妾練習的劍法和殿下所用的劍並不一樣,殿下用的是將劍,臣妾練的是長劍,是雙手長劍很長的。」
朱松聽了之後啞然失笑,原來是長劍啊,那自己這把劍還送不出去了,也好那就留著吧,沒準以後自己可能要上陣殺敵,這一軍主將腰上不跨一個像樣點的寶劍,這怎麼成?
直到這時,朱松才注意到韓王妃握住了自己的手。
韓王妃瞧見殿下看向自己的手之後,想了想又要把手縮回去,卻被朱松反手輕輕的抓住。
「這樣挺好的」
「嗯」
韓王妃低著頭,輕輕的應著,一副任君採擷的模樣。
朱松頓時食指大動,這誰能頂住啊?
新房內,蠟燭熄,燭光滅,床帷幔帳輕輕落。
這一夜自是新人如魚得水,被翻紅浪,其中旖旎自不為外人道也。
第二日夫妻二人還是身著昨天穿著的禮服,帶著王冠和鳳冠進宮朝見父皇。
朱元璋精神頭自昨天到現在一直是十分的好,按照原本的歷史,朱元璋活到了七十一歲就駕崩了,如今已經七十歲了。
不過看老爺子這個精神頭,再活個一二年應該沒什麼問題。
朱元璋看著兒子和兒媳婦過來拜見,自己心中也甚是高興,尤其看著這一對新人怎麼看怎麼般配。
「好啊,真好啊,人啊還是得年輕,你們大老遠一來,咱覺得咱這大殿都明亮了不少。」
朱允炆也在一邊兒幫腔道:「二十叔和二十嬸很是般配,朝中的大臣們也一直稱讚。」
朱元璋點點頭。
「老二十,咱知道你回了應天之後一直惦記回到你那遼東,去研究你的糧食,今年就別回去了,留在京師里過年,你們倆要是在京師這段時間有了喜,那就更不用著急了,咱還可以再寬限你一年,等到時候把孩子生下來再走也來得及。」
朱松聽了之後內心快速的反應著,自己就惦記著回到遼東了,不為別的,是為了抓緊把玉米種出來。
眼看著朱元璋也就還能活個一二年,這一二年裡他若是無病無災,自己的時間都不夠用,就更別說要在應天一直待著,要等到把孩子生下來。
自己要想不被削藩,或者說不被削的那麼狠,就必須要多建立一點功業。
這玉米就是自己的首要大功,若是這玉米種下去立馬長出來,產量又極好,那自己真是大功一件!
到時候就算是皇太孫登基即位,想要辦自己恐怕也不好辦了。
可若真等有了喜,再把孩子生下來,那自己明年也就不用回去了,這孩子等到瓜熟蒂落,怎麼著也得過了來年的夏天了。
到了秋天的時候老爺子看到孫子,再一高興一激動,不放自己走可怎麼辦?再留應天過一次年,老爺子萬一一口氣兒不順,駕崩了,朱允炆登基,那遼東自己這輩子恐怕都回不去了。
朱松哈哈一笑:「兒臣遵命,今年兒臣哪都不走,就留在京師陪父皇過年,父皇到時候別嫌兒臣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