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後金兵分四路趁虛攻入大同時,蕭亦身後的黃陽、史路、石剛等人也是揪心,各人的家人與最親近的人都在大同,鎮城不容有失!
在這種情況下,蕭亦滿心想著的就是回到大同鎮城,對於如何圍剿農民軍自然是再也提不起絲毫的興趣,當日的商議也便不歡而散。
當日晚,蕭亦正在帥帳中收整行裝,忽然一家丁掀簾入帳,抱拳道。
「稟蕭帥,總督大人有請帳內一敘!」
看著這名家丁恭恭敬敬的模樣,蕭亦雖然很納悶,但仍是微笑道:「嗯,本帥知道了,安排好營中的事便去。」
大約過了一炷香左右的時間,蕭亦走入白日眾將商議的大帳,見到獨自一人看著沙盤呆的張福臻。
見到蕭亦來了,張福臻言語中有些低落,招手道:「來蕭亦,建奴趁虛而入,你應立即帶永安軍回師大同。」
聞言,蕭亦驚訝的看了一眼張福臻,本來以為在這裡會有一番說辭,來的路上一直都在想如何開口,未想張福臻如此開門見山。
蕭亦點點頭,道:「卑職心中熱切想要殲滅為禍鄉鄰的賊寇,但永安軍將士親友皆在大同,不得不援救,總督贖罪!」
聽到蕭亦話中的自責,也注意到蕭亦自稱的變化,張福臻哈哈一笑,拍了拍蕭亦的肩膀,說道。
「蕭亦,賊寇已是強弩之末你不必憂慮,只管安心回大同,將士們家人要緊吶。」
聞言,蕭亦深深朝張福臻一抱拳,轉身離去。
見蕭亦轉身離去,張福臻忽的一揮手欲說些什麼,但卻還是眼睜睜看著蕭亦離去,喃喃數語。
第二日,賀人龍出帳打了一聲重重的哈欠,習慣性的轉頭看向西側,卻忽然睜大了眼睛。
原來不知何時,永安軍的營盤處已經空無一人,除了那空蕩蕩的營盤與滿地的腳印、馬蹄與車轍印以外,竟是不留一人一馬。
尤世祿緩緩走過來,看著周圍驚嘆聲不斷的官兵,嗟噓道:「能在我大軍眼皮底子之下悄無聲息拔營而去的,這天底下,也就只有那一支永安軍了吧。」
賀人龍並沒有說話,走到永安軍營盤內,往日還是操練聲不斷的地方,這時卻顯得空落落的。
忽然,賀人龍怒罵一聲。
「好個石剛,臨走居然不與俺打聲招呼,待來日去大同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這廝。」
聽到後金軍自宣鎮入邊一事後朝廷忙做一團,連日爭議不休,並未有什麼可行之策傳出,反倒是朝堂大動,黨爭為患。
剛剛上任沒多久的內閣輔周延儒被罷免,溫體仁在一系列的全力鬥爭後,終於順利入主內閣,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輔政,成為當今內閣輔。
溫體仁入閣後未有一策,終日忙於黨爭,包庇齊黨打壓東林,一時間朝堂之上風聲鶴唳,朋黨為患。
朝堂上仍以東林、浙等黨居多,彈劾溫體仁的奏疏在崇禎帝的御案上堆積如山,但越是如此,崇禎皇帝便越是認為溫體仁乃直臣,從不結黨,反倒更加信任溫體仁,對於溫體仁上疏所以莫不有準。
崇禎皇帝不久便在溫體仁的奏疏下,下詔罷免原吏部尚書王永光,任命尸位素餐的閔洪學接任,其後由於賊寇愈演愈烈,崇禎帝下詔令朝臣選出五省總督的人選,調集官軍壓制流賊。
兵部侍郎彭汝楠、汪慶等人畏懼賊寇皆不敢去,求救於溫體仁,於是溫體仁親自上疏,言道賊寇未有大亂,不必設立五省總督,仍以張福臻為三省總督便可,崇禎皇帝欣然准奏。
溫體仁黨同伐異的功夫的確不錯,但此時賊寇南方各省為禍,後金又苦掠宣大,正是內外交困之時,作為內閣輔的溫體仁對此卻不聞不問,終日不獻一策,整日忙於排斥異己。
......
六月間,後金軍在宣鎮內十三戰皆捷,連下二十八堡,遠近震動,京畿戒嚴。
七月時兵分四路,一路由豪格率領,正紅旗鐵騎一萬餘渡過桑乾河,直入蔚州境內,沿邊三堡管隊告急。
聽聞此事的蔚州操守李二牛立即召集蔚州振威營將官大會,商議後決定,永安堡與長寧鎮不可有失,命元少恭率振威二營守衛蔚州城,同時傳令各處嚴加防守,瞭望烽火。
李二牛與周定督領振
第四百一十八章: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