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正文卷第四九六章朱靖垣的小冊子和下個階段的目標最新網址:朱靖垣大致看了一下「計算機器」的狀態,旁邊的王來來也開始做了基本的介紹。
目前這台計算機的情況,跟朱靖垣心中分析的非常類似。
只不過很多東西的命名法,跟自己的習慣相差甚遠。
那個「數爻」、「字卦」只是最基本的,後面還有更加令人感覺混亂的
「台賬: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字。」
「底賬:三萬兩千七百六十八字。」
朱靖垣按照汪萊的解釋,腦子裡面翻譯了一下。
「運行內存ram:65536b,按照1024進制可以換算成64k。」
「只讀內存rom:32768b,合32k。」
這個rom是原本意義上的只讀內存,不是後世理解的手機存儲空間,實際上後世遊戲機上那些寫死的不能修改的晶片。
內存變成了台賬?只讀內存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rom變成了底賬?
這倆名字給人的感覺很詭異,但是如果稍微仔細考慮一下,好像又非常的真實。
從仁武朝開始,大明的工匠地位,被世祖皇帝主動拔高。
在神州傳統的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工的地位和範圍,也隨著工業化自然升高。
類似於科學家的研究者,類似於工程師的類似規劃設計者,以及類似於高級技工的具體的施工和維護人員,再加上普通幹活的工人,在神州的傳統內都屬於「工」。
他們都被統稱為工匠,有專門的學校和品級,最高可以拿到相當於正一品太師的待遇。
工匠和商人又是高度相關的,甚至很多時候都能算是重合的。
手工匠人早期都是自己經營產業的。
所以,賬本、賬簿之類的稱呼,對於他們而言也都是理所當然的東西。
傳統文人也許會嫌棄這些名稱的銅臭味。
但是他們不會。
現在正在研發計算機的工匠們也是這個圈子裡的人。
台賬是放在櫃檯上的賬本,基本都是記錄日常事務的流水賬。
底賬本意是原始賬本,也可以當做存檔賬本。
在這套計算機上,實際上是被當做專門的字庫來使用的。
賬本是一條條數據,是按照日期排列的一串人員和數字,跟數據管理也能呼應。
台賬作為臨時賬本,存檔為底的底賬,性質上也能呼應。
那內存溢出,就是台賬的賬本寫不下了。
加內存就是加賬本。
用於運算的空間,以及用於儲存基本數據的空間,完全不稱之為「存」。
以後也許就不會出現內存容量稱呼的混亂了。
朱靖垣雖然可以理解,但是賬本和八卦這種稱呼,這樣放一起真的和諧嗎?
所以才有了「字」和「卦」兩種稱呼嗎?
應該也是因為,現在的工匠們,特別是高精尖的研究人員,其實已經跟商人越來越遠了。
他們本身已經是後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了。
同時,因為工匠地位的提高,再加上工匠相關衙門,也有很多的普通文人在。
「字」可能就是另一種心態下的稱呼了。
這個「字卦」相當於前世的字節,是大明計算機數據的基本單位。
不過前世通用計算機每個字節有八個比特,大明的計算機每個字卦有十六個爻數。
目標是要一個字卦編碼三萬多標準漢字。
如果用八爻的字卦來編碼漢字,要兩個字卦才能表示一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