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三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法屬殷洲殖民地東北部,魁北克城。
新天府皇莊海軍第三艦隊第六分隊,順著聖勞倫斯河口抵達魁北克城下。
魁北克的名字,來自當地的殷人阿爾岡昆部落的語言,意思是「河流變窄的地方」。
聖勞倫斯河在這裡的確變窄了,再加上前方河口中的奧爾良島,這片區域的形態宛如咽喉。
魁北克也是整個法屬殖民地和五大湖區,乃至後續要連接的蜜河流域,這整個北殷洲水網的東北出口。
因此魁北克有殷洲大陸的直布羅陀之稱。
雖然這有誇張化的自吹自擂的嫌疑,但這個河港入海口城市的確非常重要。
魁北克將是大明在在殷洲東北部接受第一個較大城市。
駐守魁北克的法國部隊和官員,雖然早半個月就得到了通知,這些天都在催促居民離開。
法國也和葡萄牙一樣,希望儘可能帶走所有移民。
法國的魁北克比葡萄牙的里約方便很多,跨過聖勞倫斯河對岸就是法國殖民地了。
聖勞倫斯河上還有現成的魁北克大橋。
歷史上的魁北克大橋,是工程學上著名的反面教材。
在1850年代,當地居民就迫切的希望建橋,1887年當地商人成立建橋委員會,1900年大橋開工。
1907年大橋即將完工,但是橋樑在剪彩前夕突然垮塌,導致75名工人身亡。
1913年大橋重新開始修建,1916年再次出現重大事故,一個支撐構件斷裂,造成13名工人死亡。
大橋直到1917年才最終建成。
最初希望建橋的人大多都已經不在了,建橋委員會也都成立了三十年了。
這個世界的魁北克大橋,比歷史上提前了一百多年開工。
橋和當地居民都幸運了很多,大橋平穩穩的建設完工,並且迅速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法國也不希望移民和大明人接觸,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衝突,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法國殖民的輿論氛圍,並不比英屬美利堅好太多,同樣是坐在即將繃斷的弦上。
但是無論是官員,還是當地的居民,都沒有想到大明部隊來的這麼快。
現在仍然有大量居民滯留在城內。
有些居民是單純的行動緩慢,但是也有很多人不願意離開。
不願意離開的原因卻是兩個極端。
有的是拒絕離開長期生活的地方,反對法國割讓自己所在的土地。
有的幻想著能成為大明藩國公民,不希望法國人強制他們去別的地方重新開荒。
打著大明旗幟的船隊駛入魁北克港口的時候,原本忙碌到有些混亂的港口慢慢的停頓了下來。
無論是正在離開人,拒絕離開的人,不想離開的人,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
一起看向那幾艘遠道而來的異國海船。
不過他們也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亂糟糟的議論聲響成了一片。
「是大明的船!」
「他們是來驅趕我們離開家園的——」
「我的房子,我的田地,我的一切都在這裡,誰也不能趕我走!」
「我要去向大明的官員請願,請求他們允許我們留下!」
「不要向明人投降,我們應該去戰鬥!」
這些議論不影響大明人的行動。
大明的船隻慢慢的在碼頭上停穩,放下了舷梯。
一個司的三百多名陸軍士兵,背著步槍快步走下舷梯,在碼頭上跑步散開。
檢查周圍情況,驅離距離過近的人群,控制了碼頭的局勢後,在道路
第一四三章 在魁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