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正是綏芬河的入海口,發源於白身黑水的綏芬河一路向東,並在臨入海之前拐了一拐彎,由北向南注入海參崴城區西側的阿穆爾海灣。一筆閣 www.yibige.com
義勇軍的防禦陣地就沿著綏芬河的東岸展開,冰凍的綏芬河寬闊的跟一條大馬路一樣,剛剛被戰馬踐踏過的地方殘雪下露出了堅固的冰面。
現在已經是上午九點半了,從早上哥薩克第一團攻破防線之後,義勇軍整整用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開始擴建防線,此刻的綏芬河東岸已經不是清晨時候的樣子了。
以四公里寬的射擊陣地為依託,戰場上被搭建了數不清的鐵絲網,為了這場戰役肖樂天從塘沽鐵廠專門定製了五十噸的尖刺鐵絲,全都繞城一個個大大的線圈用船運往遠東。
之前義勇軍處於進攻狀態,這些鐵絲網只有少量被使用,但是現在攻守態勢發生轉變,這些備用的物資可算派上用場了。
粗大的松木被削尖砸如地下,三根木棒綑紮成一個三腳架,堅固而又穩定。二十米砸下一個然後用尖刺鐵絲一道道的綑紮上去。
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是個人都會幹,整片戰場上全是嘴裡叼著饅頭還不停手捆鐵絲網的工兵和民夫。
士兵們也沒有閒著,他們衝到冰面上開始鑿冰埋設炸藥,這可是個艱苦的工作,厚度達到六七十公分的冰面不能直接放炸藥,那樣威力會減小許多,你只有鑿開三十公分深的凹槽,把炸藥埋在凹槽里才能提高爆炸的效率。
從南到被整條防線足有一千五百多米遠,誰都知道手上的這點炸藥沒法全部破壞冰面,而且時間也根本就不夠,但是哪怕僅僅是遲滯一部分騎兵的進攻,這就夠了。
源源不斷的士兵帶來了更多的沙袋,射擊陣地開始延伸並漸漸連接在了一起,直到最後一挺挺的加特林架設在陣地上,終於換來了全場的一片歡呼。
「我操!可算是把這寶貝給送上來了,你們早幹嘛去了!」
操縱加特林的射手們苦笑一聲沒有分辨,心說你們那裡知道這武器有多難伺候,一台加特林足足需要一個班的士兵伺候,這可是高科技武器。
這個時代加特林屬於最原始的版本,根本不像後世影視作品中顯示的那樣好操作,笨重的六管加特林重機槍,就跟一門小型野戰炮一樣,必須要放在專用的炮架上進行移動,靠士兵肩扛人抬根本不顯示。
這種武器現在還不是自動武器,必須要依賴經驗極其豐富的射手親自搖動曲柄去旋轉,這是非常嚴謹的技術活,太快了容易出現卡殼等故障,太慢了射速又達不到壓制敵人的效果,而且射手心理素質還要非常過硬。
在千軍萬馬的生死戰場上,熱血廝殺很容易讓人精神亢奮起來,如果射手心理素質不夠好,他會不自覺的加快搖動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知道發生卡殼等機械故障。
所以說加特林機槍的正副射手都是從年紀最長,見慣了生死的老兵中挑選。
一台加特林,共有正副射手兩名,班長和副班長為觀察手並負責平日裡的訓練工作,裝填手兩名。
這兩名裝填手可非常關鍵,加特林使用的不是鏈式供彈,也不是彈匣供彈,而是最原始的排彈。長長的一排子彈宮五十發,由裝填手在射擊過程中手動塞到入彈槽內。
這工作可不好伺候,加特林一點開火每分鐘就要傾瀉二三百發子彈,也就是說兩名裝填手每分鐘就得裝填三次,一共六次裝填,中間還必須銜接配合默契,源源不斷首尾相連,這才能保證火力的有效輸出。
由此可見裝填手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貓腰、站直、裝填、後退……一系列的工作也就讓他們非常容易暴露目標,很容易遭到敵人的掃射。
射手兩名,觀察手兩名,裝填手兩名,剩下的四人就是機械師加預備役了。重機槍的移動還有射擊時候進行支架固定,修築防彈掩體這都是由機械師和預備役來完成,最關鍵的是機械師,一些小的故障必須要當場修復。
他們就是重機槍班的工兵,也是隨時補充的後備力量。正好十個人組成了一個加特林的射擊班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這種原始的重火力發揮他的有效功用。
之前傷亡慘重的士兵當然要罵街了,放著這麼好的武器不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