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戰場之上的桓楚與項梁領兵較量,戰場之外的呂哲在幹什麼呢?
集合三郡民間才有的兩支船隊,一支船隊已經將季布以及五萬大軍送抵番陽,另一支船隊卻是還在河上不斷的楊帆航行。
呂哲的這支船隊到了長江與彭鑫澤支流位置的時候並沒有拐入彭鑫澤這一條水路,他們是沿著長江還在不斷的東進,從衡山郡的河段進入了九江郡的區域,抵達距離九江郡居巢縣大約三十里的河段才暫時停了下來。
廬江郡很重要,這點絕對毋庸置疑,可是對於呂哲來說廬江郡只是局部,他所想要的是創造一個可以休生養息的環境,因此目光所及處是整個南方,不單單是一個廬江郡的歸屬。
怎麼來創造一個相對安寧的環境呢?無非就是削弱敵對勢力的實力。
項梁水軍十五萬到廬江郡,或許不止會有十五萬可能會更多,按理說要削弱新楚或者叫項氏,呂哲應該去到桓楚和項梁正在廝殺的戰場?可是呂哲並不覺得項梁會是傻瓜,只去幾萬軍隊項梁或許會想一戰,援軍超過五萬項梁如果不撇開腳丫子跑路就怪了。
呂哲這次預計出兵多少?除開季布率領的五萬前軍,他自己帶著的五萬,後面可是還有將近十五萬人在做出征的準備,總兵力沒有季布向桓英、秦嘉說的那麼誇張,但是也有二十五萬。
相信用不了多久項梁就該知道南郡秦軍不再是呂哲威脅的情報,那時候項梁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他會馬上率軍撤退,到了這時候不退才是真的腦子被門夾了。
項梁一退,那時候呂哲是追還是不追?要知道追擊最是消耗時間,那麼戰事要打多久,打到什麼樣的程度?別忘了呂哲不單單要救援廬江郡的桓楚,長沙郡的吳芮可是被四氏聯軍一再擊敗,現在吳芮還在長沙郡首府臨湘苦苦支撐著。
呂哲要做的是削弱項氏,不是徹底的消滅項氏,說實話他現在也沒有能力去談什麼消滅項氏,畢竟要消滅項氏就等於是需要滅掉新楚。新復立的楚國因為有熊心這麼個王的存在,擁立熊心的項氏在楚地不少黔首看來就是功臣,因此在會章郡和會稽郡這兩個沒有爆發動亂的郡,項氏的民心基礎並不是沒有,那麼這樣的戰爭該怎麼個打法?
在這個生產力低下,什麼都要依靠大量時間來累積的年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勢力能夠永無休止的進行戰爭,哪怕是擁有耕戰制度的秦國不也是累積了一兩百年才消滅六國嗎?
呂哲是從百越那裡搶奪了大量的糧草,可是總有用完的時候,三郡之地的產出是否能夠支撐數量龐大的軍隊?不能,在搶奪自百越的糧食消耗乾淨之後,三郡之地的產出撐死了只能養活十萬不到的軍隊,而這還是沒有給咸陽中樞上繳賦稅的數值,若是講需要繳納的賦稅去除掉,三郡能養活三萬軍隊就算是不錯了。
蕭何有統計過一個數據,五百萬石的糧食按照呂哲這種用法,又是以工代賑又是不斷用兵,也就是一直不斷的集結大軍作戰,次次超過二十萬以上,那麼糧食將在一年半之內消耗乾淨。
一年半啊,那麼搶來的糧食吃完之後怎麼辦?所以呂哲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力,他說什麼都要爭取休生養息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最少也需要一年,不但是對治下的農業進行進一步的治理,也要將之前那套屯田兵的制度執行下去。除此之外,商業的培養、物資的生產等等非常多的事情也需要時間。
有著太多太多的事情了,呂哲不知道自己會做到哪一步,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力的去完成。
「按照推演,桓楚最少也能擋住項梁十天的時間,超過十天必然會全軍崩潰。」呂哲的下首,左邊是蘇烈、梅鋗等從夷陵就一直追隨的部下,右邊是司馬欣等秦系的將領。他在講的是關於直接下來的布局和策略執行,「在第五天,季布會率軍趕去支援桓楚,剛才所說的支撐十天是連帶季布帶去的五萬援軍基礎上,畢竟桓楚有季布的援軍,項梁也會有後方的部隊陸續會抵達。」
是要消耗桓楚的實力嗎?呂哲並沒有特別的針對桓楚進行布局,只能說桓楚本來就是處在那樣的位置上,呂哲布局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格局,然後利用局勢再次做出最可能得到最大利益和結果的布置。
「我們需要的就是項梁不斷抽調會章、會稽的軍隊到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