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前前後後準備了兩個多月,要真的緊張和驚慌失措那也是剛剛發現時才會產生的情緒了。
因為早早的備戰,不管是將校們還是軍卒,他們對戰爭的爆發也沒有感覺意外。恰恰是因為準備了兩個月,見到戰爭真的爆發了,心裡雖有害怕可是更多的是鬆了一口氣,該來的總歸是來了,呂哲待他們一直不薄,或戰死沙場或立下戰功就看今朝!
南陽郡方向有秦軍來襲的消息在隔天就被快馬加鞭送往衡山郡和蒼梧郡。送往衡山郡的內容是讓共尉加緊修築兵堡,同時共尉還需要抽調三萬士卒隨時待命。送往蒼梧郡的命令則是讓武梁調集軍隊趕往沅水下游一線,配合義兼設局將六千秦軍殲滅,然後四萬部隊輾轉行軍到長江支流一線(現代烏江),選擇靠近枳縣的位置隱秘駐紮。
不動則已,真的要動「大螃蟹」也該發揮出布置的威力,與之南陽郡同樣比鄰的衡山郡這支鉗子蓄力待發,蒼梧郡這支另外的鉗子準備妥當之後卻是可以先行揮出去。
蒼梧郡與之巴郡接壤,秦軍攻打南郡,那麼呂哲就從更加南方的位置揮軍攻擊秦國的軟肋巴郡,枳縣拿下就等於是占據長江上游,切斷了巴郡首府江州與囤糧地朐忍的道路。同時,控制枳縣也等於牽制了巴郡的秦軍,又將秦軍有可能會順江而下的襲擊這個威脅降到最低,那時候南郡在巴郡一線部隊也就能夠抽身去支援需要的防線。
呂哲這一方不是忙著復立的趙國,兩月來他們一心一力在進行備戰。擁有騎軍的王賁能夠三晝夜席捲兩百里很少遭遇抵抗,向南郡襲擊而來的秦軍一靠近邊境就被兵堡擋住去路遭遇抵抗。
太原郡地形平原較多,王賁能夠三晝夜席捲兩百里依靠的是騎軍,再則就是趙軍鬆懈。
南方地形大多為山嶺和森林,哪怕來襲的秦軍有騎兵受限也大。呂哲事先就在各條要道構築兵堡攔路,秦軍想要一開始就形成席捲之勢很難辦到。
鄧縣方向的六個兵堡升起酣戰狼煙的只有一個。說明秦軍其中一路的兩萬前鋒並沒有採取分兵策略,而是在專心攻打一處;山都方向的七個兵堡只是升起預警狼煙,看來秦軍這一路的兩萬部隊還沒有選定目標展開攻擊。
堡壘群的作用就在於此,起到預警的作用又讓敵軍攻來時攻打耗費時間,不打繞路又有後背被襲擊的危險。當然,若是兵力雄厚倒也可以選擇留下部分軍隊圍困,其餘的軍隊繼續向前,可是那不止有一個兵堡,而是起碼六個,該留下多少部隊?
呂哲已經探知來攻的秦軍數量暫時只有十萬。看來秦國的試探是南北兵力相同。十萬秦軍要圍困兵堡最少也要留下四萬的部隊,能夠繼續入侵的只剩下六萬。六萬秦軍攻入南郡又能做什麼呢?推進到邔縣還是要再次攻堅。
十萬秦軍的主將叫司馬欣,他本是上郡的長史,秦國成立中原軍團之後轉任該軍團的的右次將。
司馬欣受命領十萬秦卒南下,到了沔水一線靠水駐紮,分明四萬試探兩個方向。鄧縣一路離南郡還有三十里就被發現,他也想看看南郡的兵堡體系與之北疆蒙恬建造的堡壘有什麼不同,逐揮兵攻打。山都一路的兩萬部隊過河時被人以火舟順流而下燒灰浮橋延遲了一天,索性在推進到南郡邊境時也就暫且不動。等待鄧縣一路攻下一個兵堡積累經驗。
鄧縣方向的兩萬秦軍已經攻打一處兵堡兩天,司馬欣得到粗略的繪畫圖,看去南郡的兵堡還真的與北疆的兵堡有很大的不同。
蒙恬建造的兵堡有四面牆廓,以甬道與箭塔作為主要的防禦手段。南郡的兵堡也有外圍牆廓,不過比之北疆的兵堡高,設立的也非方形而是稜角型,容人的走道之上竟然還有遮擋天空的倒「v」形蓋子。在城廓外圍遍布拒馬攔木。兵堡主體是一種奇怪的多層稜角型,這與北疆的單層分散建築是截然不同的格局。
兵堡外層為空,牆體上多留箭孔。最上層儼然就是一個箭塔的多面傾斜狀。旁人從外面無法看到內里的布局,其實裡面也是充滿了甬道,甬道的左右牆壁存在很多可以供長矛刺出的孔,個別的甬道低下還被挖空,只要躲藏在暗室的守軍一拉機關,甬道上的敵軍就該掉進去被尖木刺殺傷。
多棱形的兵堡,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遭受守軍箭矢的射擊,再則這個兵堡是選擇靠水而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