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擱淺的新君登基大典,在奉常的主持下,再次舉行。
大殿之中,扶蘇端坐於龍椅之上,下首群臣矗立於大殿兩旁。
已晉為中車府令的韓談,頒布了扶蘇繼位的第一道詔令。
"宣,大秦皇帝詔令,今朝綱已定,朕初登大統,政事不足,須眾來助。
自滅六國之師來,天下百姓猶當貧苦,加徭役重,日久必致大亂。
秦其不欲學桀復。
今年初,止作阿房,緩修皇陵,免活葬,改陶殉之,蠲民賦三年,赦原非死罪。
命卿等,善遵朕之法,大實而下。」
"臣等奉命。"
緊接著,韓談又開始宣讀第二道詔書。
這是一封最新官員任命的詔書。
內容如下,封賞這次平亂有功的嬴氏宗親,接著是封淳于越為太傅,又稱帝師。
然後是賞賜馮家兩兄弟,再封蒙毅為郎中令。楊碩為左庶長,楊奮為官大夫,其餘楊氏子弟均晉一級軍功爵。
封賞的封賞,晉爵的晉爵。
唯獨左丞相,任何賞賜都沒有,可見以往和扶蘇的關係是多麼不和。
這種局面,讓李斯面子上頗為難堪。
淳于越獲封太傅,正是春風得意之時,瞧見李斯臉色不好,便出班啟奏:「陛下,臣有事啟奏。」
"太傅請奏。"
"昔日李相集三公之印,打開城門,令陛下得以順利進城,避了兵災,此等大功,理應封賞。"
"太傅所言甚是,倒是朕近來政事纏身,大意忘卻了。"
淳于越接著道:「陛下辛勞,臣不能及時分憂,乃臣之過也。"
看著這對師徒一唱一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簡直是在反覆羞辱李斯。
受此屈辱,任誰也不能忍。
果不其然,李斯出班啟奏:「稟陛下,臣謝過陛下隆恩,肅清朝綱,撥亂反正,本是臣之職責所在,焉敢討賞?」
這句話一出,昔日敬佩李斯的百官,無不為其感到不忿。
可下一秒,李斯話鋒一轉,誰都沒想到他竟然當場請辭。
"稟陛下,老臣年老木訥,思慮不清,竟聽信趙高蒙蔽,方有趙高之亂。
且老臣已近古稀之年,年老體衰,不勝相位,如今陛下御前人才濟濟,堪任者甚眾,請准老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說完,李斯將相印雙手托起,拜伏在地。
此舉令所有人詫異,以往李斯提拔的朝臣,念及往日恩情,紛紛出言勸告。
"李相使不得,使不得。"
"李相此舉萬萬不可。"
"如今朝堂政治清明,天子初登大統,正是需要李相這等重臣來輔佐,豈能此時辭去?還請李相三思啊!」
許久未說話的扶蘇,此刻開口:「方才張愛卿所言甚是,儘管先前朕之見,常與李相向左,然皆為公。
高之亂,責不在卿,再者,李相為大秦所謀所勞,其功甚大,今之辭,朕不准。「
李斯態度堅決,斬釘截鐵地說道:"老臣意已決,望陛下恩准。」
淳于越巴不得李斯早點滾蛋,面前這齣戲,還有扶蘇現在所說的每句話,也是他和扶蘇提前商量好的。
於是,他又跳出來說道:「陛下,既然李相去意已決,莫不如先准李相休沐許些時日,也好讓諸位同僚,在此期間好勸勸李相。"
"也罷,太傅之言甚妥,朕准了。"
一段辭職小插曲過後,眾臣回班。
扶蘇正要準備散朝時,馮去疾與蒙毅,還有贏傒分別對視一眼後,便出班啟奏。
「老臣有事啟奏。"
"馮相請講。"
"自古,欲國之政定,君必先立太子,且先帝子嗣多,以杜異心。陛下,為了朝局穩定,老臣奏請陛下,太子乃國之根本,應宜早冊立公子長生為太子。」
蒙毅也出班請奏:「陛下,臣認為馮相所言在理。正因先帝未冊立太子,以致趙高之亂,如早冊立,當不至於此,前車之鑑歷歷在目,望陛
第一卷 第15章 扶蘇登基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