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完全純淨的食鹽,那壓根不用想了,在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一來其實可以將食鹽分級。
譬如第一批通過日曬,沒有完全曬乾前自然析出的第一批鹽結晶,就是質量最高的。
越往後越次。
第一批析出的鹽結晶,完全可以當成奢侈品去賣嘛。
鹽是國之重器,但高質量的鹽也是奢侈品。
譬如王離宴請趙泗所用的形鹽。
形如虎蹲,甚至還有工匠仔細雕琢,每一塊都可以說是價值不菲,擺在案幾之上顏值頗高。
按照常理來說,第一批自然析出的鹽結晶,應該是不含太多雜質,顏色應該是最為接近純白色的雪花鹽,而不是最後完全曬乾後各種雜質混合形成的青灰色。
「弄些大池子!」
想到就干,反正身在藍田大營,不可能缺少人口。
王離興致沖沖熱火朝天的派遣人手幫助趙泗開池子。
「還要篩子,越細越好!」
大規模量產和實驗肯定不同,所有想到的東西趙泗都提出來了。
光是池子都直接開出了六個十丈的方形池子。
關中雖然不是重要鹽產地,但是你早說這種人不能吃的鹵鹽礦,也不在少數。
王離又派遣人手去開鑿鹵鹽運回來
待池子開好,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趙泗白天的時候看過天色,近些日子如無意外應該皆是晴朗。
曬鹽法得天氣好,不然下了雨可就壞大事。
至於煮鹽之法,早在戰國時期齊地就已經盛行。
東臨大海的齊人很早就知道煮海成鹽的道理。
不過趙泗需要水分緩慢蒸發自然析出的結晶,而且曬鹽法也更加節省,無非是比較看天罷了。
「不過大規模製鹽恐怕不管是曬鹽法和煮鹽法都得齊頭並進,否則太靠天吃飯,至於煮鹽,蜂窩煤好像可以代替木柴木炭!」趙泗心中暗想。
古代對於煤炭利用率極低,偏偏古代對於煤炭開採不多,尤其是先秦時代,露天富礦更是不在少數,製成蜂窩煤煮鹽遠比使用木柴木炭成本更低。
現代知識產生了微妙的聯動!
「看樣子蜂窩煤也得提上日程。」趙泗開口講到。
這個時代露天富礦海了去了,煤炭成本十分廉價,蜂窩煤以及煤炭使用普及以後,勢必會取代木柴木炭。
至於空氣污染?我都穿越了你還跟我講環境保護?
因為製造飲水池並不是一個小工程,而且還要夯土,故而短時間內不能完成。
夯土一次都未必夠,估計得來回夯好幾次,再用水浸潤,然後繼續夯。
不夯土水倒進去一會就變成爛泥坑了,還曬個錘子的鹽。
池子要大,還要淺,儘量保證最大的日照面積,這樣曬鹽才快。
轉眼天色已經黑了,幾個水池子才剛剛挖好夯了一遍土。
後面還得來回夯幾次,這玩意急不來,曬乾,浸水,夯土,再曬乾,再浸水,再接著夯。
沒辦法,不夯土鹽水全浸下去了。
「要不說沿海地區適合曬鹽法」趙泗撓了撓頭。
他忽略掉了一個問題,沿海地區經過千百年海水浸潤,本來鹽鹼地都很多。
有些地方太陽一曬地一幹上面結出來板鹽都是正常情況。
關中地區的土地還是比較肥沃的,這鹽水浸下去上不來,過程中損耗就會變得非常多。
不過好在是做實驗,損耗多一點無所謂。
夜色漸晚,也沒辦法繼續施工,趙泗也困的早,早早打道回府睡覺。
倒是王離心中對於趙泗製鹽有些思索,有心想要問問父親王賁,又怕一句不合就挨罵,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連夜回去問一下大父王翦。
現在王翦早已經不居住在咸陽了,隨著王翦伐楚功成以後,極度接近功成引退狀態,隨著最近身子骨大不如前,也辭去了身上的官職。
總之王翦也不想幹了干不下去了,始皇帝估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