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赫耶當然是在憋大招了。讀書都 m.dushudu.com
成天不聲不響的坐在桌邊忙工作,還仗著秘的身份,去設計中心那邊調了全套219藝術度假村的設計方案和商業策劃。
偷偷的跟哈雅特一起翻譯成了阿拉伯文,當然事情主要是侍女干,她就負責張嘴指揮。
這有點泄露商業機密,但是在貝赫耶這裡,肯定沒這根弦。
萬長生則已經開始在雕塑系發起新一輪集體創作熱潮。
219號作,是他給這一組核工程無名英雄雕塑系列取的名字。
完全按照等身大小創作的雕塑,確實是模仿收租院這套著名作搞的群雕。
五六十年代收租院火紅到什麼程度呢。
在全國巡展揭露地主惡霸是怎麼欺壓人民的時候,曾經到現在的皇宮博物院擺場,把皇帝老兒那些東西都趕出大殿,讓人民的形象進來展出。
那可是比畫畫和表演都要來得具象的人生教育。
畢竟雕塑就是凝固的世間百態嘛。
結果讓革命群眾看了太義憤填膺,差點把皇宮這個封建集權象徵的地盤給砸了燒了
這固然有那個時代的背景,但確實起到了當時應該做的努力。
為徹底清洗封建統治做出了貢獻。
現在過了五六十年,再做這樣的群雕,意義卻是紀念緬懷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因為特殊戰線的特殊性,他們做出的很多事情到現在都不為人知。
可他們都是在同齡人中間最優秀的熱血兒女,他們也有青春和感情,也有父母跟愛人,萬長生想在那個核工程基地裡面,用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他們曾經工作的場景。
這就算是大美藝術文化公司占有股份投入的一部分。
萬長生自己來掏錢做這大約一百來位塑像
真正雕塑專業級別的塑像。
而不是現在那景區裡面,用幾個服裝模特穿上那個時代衣裳的敷衍造型。
萬長生自己畫了兩個場景,其中一個是他第一次走進那個地下基地時,一條需要電瓶車通行的直線地下通道,足有幾百米深入山體腹部的震撼場面。
在那個只有鋼釺炸藥手動挖掘的年代,根據現場導遊的解說,萬長生繪製出來幾名建築工人正在奮力開拓的動態場景。
可以開進大貨車的山體通道裡面,人物顯得是那麼渺小,可又那麼偉大,正在用鋼釺鐵錘一點點砸開石壁的劇烈動態,真實反映出愚公移山的那種勁頭。
另一個場面則是在一間搶險控制室,對比現在各種高科技防輻射的裝備,那個年代什麼都沒有,充其量就是和軍用雨衣差不多的那種橡膠衣裳、防毒面具。
可是當核泄漏警報響起的時候,這些毫不猶豫的年輕人就用前赴後繼的身姿衝進搶險現場。
而萬長生展現的卻是搶險完成以後,解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摘下面具,渾身大汗淋漓又充滿歡欣的模樣。
好像能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萬長生把現場照片和自己畫的手稿放到雕塑系的大屏幕上「初步我想做成一百零八將,就用水滸裡面那些人的綽號身份來對應這些一線軍民,一方面這是商業化的219核工程基地博物館展,完整還原基地內部各個場景當年的模樣,另一方面這是套合起來的群像,紀念那些默默無聞的脊樑,因為面向的是普通遊客觀眾,所以我想做超寫實擬真雕塑,衣服連個褶皺都栩栩如生的那種,材質應該是玻璃鋼或者別的什麼,重點是想做彩塑,最仿真的彩塑。」
有人就吱聲了「你這不就是蠟像館那種做法麼」
萬長生還真沒去看過什麼蠟像館,但是聽了介紹也瞭然,其實跟做玻璃鋼也類似,也要先做泥塑,然後翻石膏模具,最後澆鑄蠟像成型。
只不過以前沒有環氧樹脂這些纖維強化塑料,所以蠟像館才從幾百年前傳承下來這種栩栩如生的造型方式。
其實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用玻璃鋼替代了,畢竟強度上面可以隨便遊客怎麼摸啊折的,很結實。
郭槐生滿意的看徒弟引入這麼大的單子,等萬長生說完才幫腔「成本費用肯定是萬長生那邊負擔了,但雕塑設計費用那就不一定能按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