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書曰《西遊釋厄傳》。
其中有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辯。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預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正是講到了這人人皆知的石猴名喚悟空者,如何得以證道,西天取經最終成佛的故事。
今天,我們還是講講這石猴的故事,卻是你所不知道的另一段,糾纏哀怨,纏綿悱惻的悟空的故事。
諸君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當年這盤古開天闢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四大部洲已定: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蘆洲。
在這東勝神洲有一傲來國,近海有一花果山。
山頂有一巨大仙石傲然屹立,這仙石歷經盤古開天地,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洗禮,竟有通靈之意。
一日這仙石裂開,產一石卵,見風化作石猴。
石猴一出世就能走會爬,目射金光,驚動了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
所幸玉皇慈悲,說:「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僥倖躲過一劫。
石猴與其餘真猴一般無二,日夜相伴,嬉戲遊玩,竟忘記了自己的不同。
他帶領眾猴覓得一福地,裡面石頭上有「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刻字,便安居於此。
眾猴感謝他,稱他為「千歲大王」,隱去石字,又叫「美猴王。」
這美猴王悟空為學長壽,只身前往南瞻部洲流落年;又乘坐竹筏來到西牛賀洲的山上,遇見樵夫,拜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門下,得名「孫悟空」,更習得七十二般變化。
喜得一身好武藝,再次歸家的孫悟空「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闖下赫赫威名,卻也惹來滔天禍端。
龍宮借寶,四海不忿;大鬧幽冥,嚇煞鬼神。
為了調息紛爭,息事寧人,玉帝將悟空封為「弼馬溫」。
悟空也無爭權之意,奪利之心,安心養馬,倒也安分。
無意卻被他人點破,官不入流的尷尬。
悟空遂大怒,反出天庭。
故事便從這裡開始。
這孫悟空一心養馬,將馬養得是膘肥體壯,威風凜凜。
那天,悟空與御馬監的眾監管飲酒,喝道高興時,停杯問道:「我這是什麼官銜,官居幾品?」
手下眾人不敢隱瞞,只好說是:「不入流的小官。」
惹得悟空大怒,掏出金箍棒就打出了南天門。
玉帝派眾神前去捉拿於他,卻鎩羽而歸,只得命太白金星前去下旨,封其為「齊天大聖」。
孫悟空可不管這是什麼職位,官居幾品,依舊每日呼朋喚友,飲酒作樂。
等級森嚴的天宮中,大家看不慣悟空的吊兒郎當,尊卑不分,玉帝便下旨讓悟空管理蟠桃園。
這悟空倒也盡心盡力,將棵棵桃樹像是照料御馬般精心。
天地萬物,皆有魂靈,這蟠桃樹也不例外。
以前的蟠桃園,可沒人這樣天天在園內溜達。澆水、拔草、捉蟲、施肥。悟空可都是一絲不苟。
每天的休息時間,這悟空也是不離開蟠桃園。不是在樹下乘涼,就是在樹葉間小憩。
還時常對著這跟自己一樣,天生地長的靈物念叨:「好好長啊!好好長!悟空天天幫你忙!趕快結出大桃子,送與悟空解解饞。」
且不說這猴子作詩的水平實在不咋樣,但這對於蟠桃仙果的期待,卻是古往今來第一人啊!
悟空常常小憩的那棵樹是園中最大的一棵樹,竟也漸漸沾上靈氣,開始有了靈智。
只是這樹初初通靈,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只知道天天有個叫悟空的人在身邊轉來轉去,不停的念叨,倒對這悟空印象頗深。
那日,王母召開蟠桃盛會,遍請各路神仙,獨獨少掉了悟空一人。
這悟空豈是能忍之人?大怒!
揮起金箍棒,一路打上瑤池,先喝御酒,再吃金丹。不曾想兜中還有前幾日偷摘的一個紅艷艷的蟠桃,看得悟空眼饞不已,幾口就將蟠桃吞下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