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美國的軍隊是擺設?」
阿列克謝耶夫不敢相信,艾倫威爾遜的話好像當美國軍隊不存在一樣。
「越南戰爭已經重創了美國,只不過現在還看不太出來,可以從一個小事上分析一下,尼克森已經把美國一直實行的徵兵改為募兵了。不要小看這個變化,從最基礎的意義上來說,說明美國因為這一場戰爭,熄滅了本國公民對戰爭的追求。」
徵兵改募兵就是尼克森時期做出的改變,募兵制與徵兵制的主要區別是參軍的性質不同,募兵制是國家以出錢僱傭的形式招募士兵,而徵兵制是國家要求公民按照義務強制性服兵役,兩者之間是有很大不同的。
募兵制是一把雙刃劍,一面砍外敵,一面平內亂,不會引發國內的厭戰情緒,畢竟來參軍的人主要都是想來參軍的,而且是為了金錢,同時也會形成和大眾分開的特殊階級。
可以確定利好五角大樓,這些認錢不認人的士兵,將會成為軍工聯合體的一部分。
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將走上金錢堆積戰鬥力的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還有華盛頓一聲令下,大幾十萬的士兵懷著愛國主義直接開赴前線打上個十年八年,這種事以後很難在發生了。
不是說徵兵就一定比募兵好,但涉及到地面戰爭的時候,確實是需要龐大的地面力量為維持戰線,不然碰到鐵王八兵力不足有戰鬥力也發揮不出來,艾倫威爾遜又坐下了,談及了以色列的根本弱點,就算是動員體制高效,也無法應對全面戰爭。
指望著以色列同時南下埃及、北上敘利亞、東征約旦那是不可能的,以色列只會選擇一個方向集中兵力,其他兩線以防守姿態應對是必然的。
二十萬俄軍也吞不下烏克蘭,只要別第一階段就把阿拉伯國家的一波流軍隊殲滅,以色列也是不具備持續進攻能力的。
要是以色列有印度的潛在動員兵力當他沒說,可誰都知道以色列沒有,多年來英國都是圍繞著後發制人的戰略在應對。以色列可能開戰就對埃及和約旦空襲,那就把主要空軍上的支持放在伊拉克,伊拉克王室和約旦是一家人,一旦約旦有事伊拉克會參戰。
在埃及則把空軍讓給法國,武裝埃及的海陸軍,把英國傳統友好關係都變成了特化部隊,這種特化部隊一旦組合才會爆發戰鬥力。在一定意義上也促成了中東傳統親英國家的團結。一個國家拼不過,就進行多個國家組合。
不是英國不相信阿拉伯國家的戰鬥力,事實上就是不相信,如果按照傳統上的支持,挑選人口最多的國家把資源都砸上面,以色列突然進攻,直接把這個國家比如說是埃及打垮,其他國家更加不是以色列的對手。
而且分散支持,符合英國傳統外交領域的鋤強扶弱,你空軍強我海軍強,另外一個陸軍強,平時一個不服一個,但又有以色列這個大敵在外。約旦和伊拉克王室是一家的,埃及和兩國都不接壤,不會開始內部壓榨。
至於效果好不好,現在還沒打,誰知道效果怎麼樣,再次起身,艾倫威爾遜第二次提醒,「小心戈蘭高地,因為敘利亞存在,戈蘭高地可能是以色列的主攻方向,如果真的是,傾力援助讓敘利亞把以色列拖到消耗戰。」
歷史其實是很殘酷的,中東戰爭以色列連戰連捷,自然會迎來全方面多角度的吹捧。但要是結果不如預期,說不定反而會迎來惡劣局面。
萬曆皇帝有三大征,薩爾滸其實也是萬曆年間的戰爭,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前兩年,還在西南土司身上試了一把身手,順便鎮壓了東南曠工的起義,誰知道薩爾滸和土木堡就這麼不期而至了?
「那麼,祝你繼續為你的國家好好服務。」
抬起手腕,艾倫威爾遜結束了這一次的補課,希望好大兒能夠在國際局勢下留下自己的印記。
心想是不是說一些好好照顧福爾采娃的話,但一想,他好像也沒資格說這些,只能悻悻的離開。
「有機會去看看嘉寶。」
艾倫威爾遜手插褲兜,思慮萬千,坐下來聊聊也好,不能老了不搭理,這不是他的為人。
蘇聯對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