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從財政部打聽英國的黃金儲備,調查皇家海軍的規模和服役年限,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評估當前的英國國力處在什麼水平,更好的制定外交政策。
一些一眼可見的數據就不用求證了,比如剩餘的殖民地面積和人口。
當然這不代表這就不重要,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是重要的。
他之前才對韓國大使重拳出擊,評判標準就是國土面積和人口,才對幾個跟隨的外交官說出了,如果是中國和印度,他肯定會客客氣氣的話。
別說他從來沒發現韓國人在文化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就算韓國真的是一個文化強國,在英國眼中也不值一提,英國就是干翻了歐洲文化的中心法國,成就了日不落的威名。
難道英國坐穩了第一殖民帝國的位置,是依靠英國更有文化?還不是依靠殖民地面積和人口,誰在乎文化那種根本沒有評判標準的東西。
「三千五百噸黃金,算上其他國家放在倫敦的儲備,四千二百噸。整個皇家海軍有二百一十萬噸軍艦。」拿到了想要的數據之後,艾倫威爾遜十分欣慰,肯定比腦海中的歷史同期強大太多了。
皇家海軍規模和噸位是當前蘇聯紅海軍的接近兩倍,不和美國海軍相比還是相當強大的。
在戰後的第十三個年頭,經過了不斷的更新換代,美國海軍的噸位降到了九百四十萬噸,也就是皇家海軍不到五倍的樣子。
對英國來說,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因為皇家海軍有大批的老軍艦要退役,能夠維持住噸位不掉,已經說明在穩定的更新換代,噸位還想增長是完全想太多。
英國賣出去了這麼多航空母艦,皇家海軍還能維持在原有規模,蒙巴頓元帥已經做到了他所能夠做到的一切。
而美國經過戰爭時期的大幅度擴張,美國海軍的軍艦將在七十年代左右到達服役年限大量退役。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海軍將會迎來一次大規模的規模縮減。
在這個地球上二戰後的美國海軍就從來處在獨孤求敗的地位,沒有任何挑戰者麼?
倒也不是,蘇聯紅海軍的巔峰是在一九八七年,當年蘇聯紅海軍的總噸位為三百五十萬噸,美國海軍的總噸位是在三百八十萬噸,基本可以肯定是處在一個水平上。
八十年代的蘇聯紅海軍經過二十年的建設,雖然在水面艦隊上仍然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但也成長為一支全球海軍。豁出去要和美國拼命的話,是可以做到同歸於盡的。
很諷刺,那正是在里根做美國總統的時候,真不知道要是地圖頭沒上台,里根是要如何把六百搜海軍軍艦計劃給圓下去,不然學日本人鞠躬道歉?
經過了一番數據匯總,艾倫威爾遜覺得,英國在各方面的抵抗力應該比原本歷史丟了魂的樣子強上許多,刨除戰爭威脅的這個選項。美國想要逼迫英國就範也是不容易的。
現在做的一切多是為美國可能出現的變化做準備,比如甘迺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區別,就是共和黨要麼不動要麼開戰,至少能夠做到表里如一。而民主黨是典型的又當又立。
就拿現在的艾森豪威爾政府來說,他領導的共和黨除了擴大核武庫之外,最關注的就是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真沒怎麼找麻煩。
雖然原本歷史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正好爆發在艾森豪威爾任期,但艾倫威爾遜相信,如果民主黨政府碰到了這件事,肯定會藉機把英國整的苦不堪言,共和黨還不算特別狠。
他心裡清楚,艾森豪威爾任期結束,共和黨的最後一絲孤立主義也將徹底消失。未來美國政府不管是誰,都將會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態度來推行政策,這是肯定的。
所以當前必須要為未來更加自信的美國做準備,首先要衡量當前英國的抵抗力是否達標。
經過和國防部、內政部、財政部的溝通之後,同事們都達成了小範圍的謹慎樂觀態度。
此時此刻,艾倫威爾遜當然還是沒資格說,「回來了,都回來了。」
但是英國匍匐後退的階段已經告一段落,這一點白廳同事們還是相當樂觀的。
倫敦國際機場,尊敬的蒙巴頓集團
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