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這麼容易讓四個精血充足的外家高手陷入幻境,於山還真是有點意外,不過,這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於山現在所處的環境,實在是太適合的使用法術了,有著足夠的陰氣支持,不用害怕浪費,自然是一切水到渠成。
實驗了幾次,於山發現,這四個人確實被他製造的幻境迷惑,於山才興奮起來,不過,他到底是怎麼讓這四個人迷路,於山卻是有點迷糊。
神魂力量能夠侵入這四個人身體之中,於山不奇怪,但神魂力量是怎麼影響這四個人的五感呢?
雖然有點迷惑,不過,此時於山更加確定,應該是因為精氣神的關係,也許這些精氣充足的傢伙,神魂太弱。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密切。
這些人的弱點很明顯,他們最多可是說是精血充足,陽氣旺盛,而神就弱得多了,這肯定是不休神的結果。
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
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
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
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而這些外家高手,單純的依靠身體的修煉,最多達到了精氣充足的境界,但卻沒有養神,也就是說,氣弱神衰,因為他們沒有練氣和修神,只是單純的煉精,還不足以讓身體之中的氣,不斷加強,氣都不足,神就更弱。
所以說,修煉的本意就是精氣神,先煉精,再練氣,接著修神,三者缺一不可。
這些高手的精血充足,已經到達外家修煉的巔峰,只要進入先天,也就是進入了練氣的境界,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的生命層次就達到了質的變化。
但是,這些外家高手,往往進入不了練氣的境界,他們修煉身體,積修外功,從明勁、暗勁,一直到達先天之前,都沒有系統的練氣,所以他們修的只是身體,只是精,而達不到練氣之境,就更達不到修神的境界。
所以,面對於山神魂力量的入侵,他們幾乎是不設防的,也沒法抵擋。
這樣算起來,單純的練體,也不過是普通人的範疇,要想讓自己的生命層次提高,就要練氣,而這才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部。
要知道,氣可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氣的含義,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
因此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氣就是正在發揮特定功能的物質、能量與信息的總括。
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敷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化功能來維持。
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
這裡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養氣全神,可得其道,也就是說,只有達到養氣的境界,才能全神,這樣才能成就大道。
從這種理論出發,歷代一來的修煉者,發明了很多養氣的方法,或者說是修神的方法。
比如《壽親養老新書》中還歸納出古人養氣的一些經驗:「一者,少語言,養氣血;二者,戒****,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此七者強調了「慎養」。
但由於氣是流行於全身、不斷運動的,所以人體也要適當地運動,促進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才會有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所以古人提倡「人體欲得勞動,但不可使之極(過度)。」我國流傳下來的多種健身運動及氣功,就是以動養氣的寶貴遺產,而這些就是由外而內的外家功夫。
此時於山控制的這四個人,其修煉的就是這種以動養氣,由外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