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當然,靈氣你們也許看不到,摸不著,但玉石吸收外界的物質,形成的各種色泌你們應該知道,特別是古玉,埋在地下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土泌、血泌等,這些玉更加需要脫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古玉需要人的體溫幫助,排出吸收的雜質。
玉石的變化,全在顏色和質地,而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一塊古玉,無論是『傳世古』還是『出土古』,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水土的侵蝕,必然會留下種種色質的印記。
比如我們手中的這五塊玉佩,肯定就屬於傳世物品了,不管他是不是古玉,它的內部都吸收了上一個主人的氣息,或者說是磁場。
如果我們要利用它,就必須留下我們自己的印記,驅除上一位主人留下的磁場,讓我們的磁場,跟這塊玉符之內的磁場,達成共振,這就是養玉的過程,也可以說是脫胎。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處理的好,也就是養的好,脫胎出來的玉佩,會更加有靈性,比如說我,我用靈氣洗鍊、溫養、自然就養的比你們好,比你們快,脫胎出來的玉佩,效用就比你們的大,所以脫胎玉才會珍貴。」
「你看到這五塊玉佩這麼高興,難道是因為它們是脫胎玉?」於水問道。
於山還是搖頭:「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這是金剛護體符,是能夠守護主人的。」於山道。
「不是古玉?」於海也有點失望。
古玉是古董,而什麼金剛護體之類的,於海是不太相信的,它再能護體,難道還能抵擋得住機槍大炮?
於山笑了笑沒有繼續解釋,這確實不是古玉,如果是古玉,那會更好,剛才於山沒說,養玉可沒有那麼簡單。
一件玉器,從製作成成品就開始養,有一些傳世古玉,甚至養了十幾代,這樣的古玉,不要說靈性,只是其光彩,就不是任何玉石能夠相比的。
當然,要不是因為養出來的玉石很漂亮,一些普通人也不會浪費時間養玉了,而最著名的脫胎玉,應該是慈禧太后手中的那件靈寶。
玉石製作的物品,一般都是一次性用品,連法器都算不上,所以都是製作玉符,用完就扔。
但是,玉石又是一種很特殊的物質,如果隨身佩戴的玉符沒有損毀,佩戴的時間長了,這樣的玉符就會發生其他變化。
因為經常接觸人體,或者是被人滋養,或者是吸收外界靈氣,只要玉符存在的時間足夠長,玉符就能夠不停成長。
這就好像是遊戲之中的可成長性裝備,這樣的裝備,初期屬性可能很弱,但它有著無限的成長可能。
所以可成長的裝備,都知道是很有用的,而且是可塑性最高的裝備。
雖然是這樣,但好的玉石本身就難得,而好的玉石工匠更加難得,而能夠流傳下來的古玉就更少了。
所以,一些出土的古玉,特別是一些質地好的靈玉,就很受人追求,因為只要養出來,讓它脫胎之後,往往都會獲得一件靈寶。
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吸收的物質多了,古玉就會發生變化。
因為是古玉自主吸收,所以好的壞的它全都吸收,這樣不可避免的就會吸收一些雜質,這個時候,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
同時相鄰的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裡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
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復甦,裡面的雜質會被驅除,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據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外逃時,懷中就揣著一塊玉中之王—「脫胎」,後來在路上送給追隨皇室的軍機大臣王文韶。
「脫胎」是一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經幾百年埋於土中,飽經血氣浸入,吸收天地靈氣,出土後又佩在人身上長達百餘年,受活人氣息滲入,然後又入土、再出土,幾次反覆才形成,十分罕見。
據史籍記載,這塊脫胎玉經過九次脫胎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剛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