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日,冶造局收穫了他們所造的第一座鐵質蠟燭模具。
雖然此時早已到了亥時,但是所有工匠們都很高興,因為他們非但造出了第一座鐵模,並且,參觀了鐵模製造過程的那位肅王殿下,還因為他們這兩百號人非常辛苦,額外許諾了每人十兩的賞賜,至於那三十幾名在火爐旁工作的工匠們,賞銀更是翻倍,二十兩。
遵照趙弘潤對此的解釋,這叫補貼,專門是增發發給這些處在危險環境下工作的工匠們的。
更讓諸工匠們欣喜若狂的是,這份補貼並不僅限於今日,日後任何具有危險的差事,冶造局都會發放相應的貼補。
這讓諸冶造局的工匠們對趙弘潤更加擁護,要知道,他們一個月的月俸才多少?
哪怕是在趙弘潤入主冶造局,下令整個冶造局的官員與工匠月俸翻倍,月俸最高的匠師,也不過一百六十兩,換句話說,十日的補貼,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月俸。
對此,冶造局的局丞王甫有些犯嘀咕,雖然他知道趙弘潤手中有三十萬兩銀子,可即便如此也經不住這位肅王殿下如此大方地「揮霍」啊。
一日補貼就十兩?處在火爐邊上的工匠們更是二十兩的補貼?
估算下來,那兩百多號工匠在這短短十日內,豈不是要花這位肅王殿下兩萬多兩銀子?
更要命的是,這位肅王殿下還親口承諾,日後具有危險性的工作,冶造局都會發放相應的高危補貼,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吶!
不過對此,趙弘潤倒是看得很開,要不是他這回得交給工部營建司一大筆錢,否則,他勢必還會增加補貼的數額,畢竟在他看來,冶造局內那些兢兢業業的工匠,值得他為此付出。
「放心,過不了多久,待等咱們冶造局出產的蠟燭占據了市場份額後,自有源源不斷的錢湧入我冶造局,還在乎那區區兩三萬嘛?」
作為金主,趙弘潤反過來勸說局丞王甫,倒也是一件奇事。
聽了趙弘潤的話,王甫仔細想了想,也就不做聲了。
其實說到底,他也是在為趙弘潤考慮罷了,畢竟趙弘潤在楚魏戰役時說得的那三十幾萬兩銀子,除了有不到兩成左右請工部的左侍郎孟隗翻修肅王府外,其餘花費,皆是用於冶造局的建設,非但提升了冶造局內人員的月俸,並且將那些簡陋的工棚改建成了磚房,還請營建司在城外修築了好幾座地爐,用於冶造局日後燒制火磚、熔煉鐵礦,別看冶造局如今面貌大改,可這,都是這位肅王用銀子堆出來的。
有時候就連王甫也搞不清楚,這位肅王殿下為何這般捨得在他冶造局花錢,而且還是投入了估算不下於二十萬的銀子。
等到他們這幫人運著鐵模回到大梁城下時,城門早已關閉,駐守在城門上的兵衛們在看清了趙弘潤這一行人後,連忙下來開啟城門。
雖然這些兵衛們可能不認得趙弘潤,但怎麼可能不認得冶造局的局丞王甫,畢竟,朝廷六部二十四司中,有好些司署因為所負責事務較為特殊的關係,往往都要干到深夜才回大梁,有時甚至乾脆干到次日凌晨,因此,城門口的兵衛們早已是見怪不怪。
等到將鐵模運回冶造局時,早已過了子時,但是局丞王甫顯然沒有就此放諸工匠們回家休息的打算,他們還要對這鐵模做一番加工。
畢竟此時的鐵模,那就真的只是一塊鐵模而已,冶造局的工匠們還要對它的凹槽內壁用銼刀加工一番,儘量使其變得平整光滑,除此之外,還要加上一些附屬配件。
比如打造一個相應規格的木架子,將這塊鐵模安裝上去;再比如打造一個推板,安裝在架子的底部,否則,待蠟燭在鐵模的凹槽內凝固之後,他們又如何取出凹槽內的蠟燭呢?
這些後續的工作,一直忙碌到第二日雞鳴時分。
可能是趙弘潤給予了高額的補貼的關係,儘管這些工匠們勞作了將近一天,但他們並不感覺疲倦,而顯得興致勃勃,以至於在成功製成了一座制蠟燭的模具後,在場所有人都沒有回家歇息的心思,而是興奮地開始熬製燭油,試圖嘗試用新的工藝製作蠟燭。
說干就干,兩百來號人,取來幾口大鍋,沿用昨日的蠟燭油配方,熬製了幾鍋燭油,待等將這些燭油倒入鐵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