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魏國正在慶賀取得了「第二次中原大戰」的勝利時,齊楚兩國,卻在因為魏國那無可遏制的強大而為之戰慄。
先說齊國,其實在這次戰爭中,齊國的兵力損失並不嚴重,前前後後加在一起,齊軍士卒的傷亡可能也只有寥寥兩三千人而已。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前期田耽有預謀地可以保留己國軍隊的實力以外,更多地得感謝楚國上將項末,畢竟正是後者在決戰當日,下令楚軍為齊國軍隊斷後,這才使得齊國軍隊能倖免於難。
同理還有越國的東甌軍,齊越兩軍,皆因為最後得到了楚國上將項末的『庇護』才能全身而退。
聯軍戰敗之後,田耽趕在魏衛魯兩國聯軍收復宋郡之前,迅速向東撤離,在經過宋郡之後,返回了齊國本土。
途中,田耽命人將「聯軍潰敗」的噩耗,連夜送到齊國的王都臨淄。
此時,魏國將領趙疆、屈塍二人,仍在率領河內軍、鄢陵軍攻打齊國,但由於魏將龐煥收到了南梁王趙元佐的書信,不顧趙疆這位主帥的命令擅自將軍隊調回了魏國,這就導致趙疆、屈塍二人的兵力不足以對齊國造成太大的威脅,以至於戰況難免僵持了下來。
待等到田耽率軍返回齊國之後,魏將趙疆的「覆齊戰略」,可以說已經徹底是失敗了。
是故,後來趙疆收到魏王趙潤的命令後,才會毫不猶豫地退回巨鹿北郡。
至此,第二次中原大戰就此結束,齊國倖免於難。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魏將趙疆、屈塍退回了巨鹿北郡,但臨淄卻絲毫沒有因此而鬆口氣,原因莫過于田耽派人送回來的噩耗。
在臨淄宮內,齊王白手執著田耽的書信,環視在殿內兩側跪坐的諸士卿,語氣莫名地說道:「聯軍戰敗了,更準確地說,是被魏國擊潰了……」
殿內,蒙召而來的左相趙昭、右相田諱,以及其餘高傒、鮑叔、管重、連諶幾位大臣,聞言皆不由地呼吸一滯。
可能對於左相趙昭來說,這還算是一個好消息,畢竟聯軍潰敗,就意味著他的故國魏國取得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但對於此刻殿內其餘人來說,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噩耗了。
「怎麼會?」
右相田諱先提出了質疑。
倒不是他不相信堂弟田耽,只是因為他實在不敢相信魏國竟然能在那種情況下擊潰諸國聯軍。
要知道,此番攻伐魏國的諸國聯軍,其總兵力可是將近一百五十萬人吶!
而魏國呢?魏國有至少八成的精銳被派往攻伐韓國,國內幾乎沒有剩下多少兵力,在這種情況下,魏國居然還能擊潰諸國聯軍?
齊王白看了一眼田耽,在長長吐了口氣後,說道:「田耽將軍在信中,分析了這次聯軍戰敗的原因。首先,所有人都低估了魏王趙潤在其國內的威望,他憑藉著一份徵兵令,輕而易舉地就徵募到了三十四萬人跟隨他出征;其次,在魏王趙潤率領援軍抵達大梁的當日,聯軍的主帥楚水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至於非但未曾抓住兵力懸殊的機會打敗魏國,反而被魏王趙潤擊敗,使魏國的援軍在大梁站穩了腳跟;至於其三,也就是最關鍵的一點,魯國的桓虎、陳狩二人,背叛了魯國、背叛了聯軍,二人在私底下或早已被魏國收買,以至於在決戰之日,桓虎、陳狩二人挾持了魯國的季武,控制了魯國的軍隊,並且,與衛國軍隊一起倒戈,終使魏國……匪夷所思地戰勝了聯軍。」
「……」
聽完齊王呂白轉述田耽對聯軍戰敗的分析,殿內諸士卿面面相覷。
良久,士卿管重皺著眉頭說道:「魯國……或將徹底倒向魏國。」
包括齊王呂白在內,殿內諸人聞言看了一眼管重,或有幾人嘴唇微動,似乎想說些什麼。
但最終,他們什麼都沒有說。
因為他們也覺得,魯國徹底倒向魏國的可能性非常大。
原因很簡單,桓虎、陳狩二人挾持了季武,向魏國倒戈,而現如今魏國已經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假若季武並未被桓虎過河拆橋殺害的話,此人為了保全其家族不被魏國遷怒,很有可能順勢投奔魏國。
而問題就在於,魯國掌兵的大將,就只有季武、桓虎二人,倘若這兩人果真一同倒向魏國,那麼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