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極道場到長生樓的距離,實際上很遠,他清晨騎馬趕到那裡,都用了半刻時間,而他現在即便是身懷輕功,也不可能把這一個距離縮短到比騎馬還快,他不是那些真正的大俠,還沒有那樣的功力,能夠跨越山嶺的前進。
就在這麼一路上,他清理了不下三波這樣的嘍囉,他們似乎是漫無目的的出現,好像認為真武弟子不敢下死手一般,大大咧咧的出現在道路上。
張靈道一邊趕路一邊想,之前他學會天地不仁的時候,就有些疑惑,不是應該由自己掌控身體嗎?那樣的無力感是怎麼回事?
在釋放那個技能的時候,他好像又回到了一開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直接使用系統操控來釋放技能,作為一名旁觀者,站在那裡。
可他明明取消了這樣的模式,為什麼還會有這種被操控的感覺?他的直覺告訴自己,若是不解決這樣的問題,以後絕對會有大麻煩!
只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是說想想就能解決的,更何況他還在趕路,分心二用可是大忌,他只得把這樣的問題壓在心底,等有空的時候再拿出來思考。
可念頭一轉,他又想到了之前的事情,也就是燕南飛來到真武,讓他帶路,遊覽天地景觀的事。
他那時正在參悟和光同塵,這似乎是一式非常玄妙的東西,整個門派的師兄弟以及師叔們,對於它都非常在意,就連之前學到的天地不仁,都沒有這樣在意的表現。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準確的來說,出自道德經,第四章。
古往今來,對其注釋的人不知凡幾,幾乎每一個有名的人士,都對道德經做出過注釋,而這一句話,自然也不例外。
《晉書·宣帝紀論》就曾經提到過,「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而東漢的王弼也曾註:「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
對於這個詞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相同的,是他們對於這個詞彙的見解。
張靈道思考著,突然發現他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他一直在思考和光同塵的深刻隱藏含義,可卻一直沒有想過,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什麼。
從字面上來理解,和光同塵的意思,就是溫和的光輝照耀,就像地上的塵土一般,絲毫不引人注意。
當然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來翻譯,那就是光與塵土融合為一體,互不分開,這兩方面都可以解釋和光同塵。
以前提到的那兩本書或者說兩個人,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也無外乎就是這些,總而言之,和光同塵,就是不要在乎外物,只追求內心的寬闊與豁達開朗。
張靈道感覺他內心的那一層屏障快被捅破了,就差那麼臨門一腳,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已經趕到了長生樓。
遙遙可見,之前他們曾經登上的屋頂,由於來的太急,他根本沒有從前方走,而是直接來到樓頂後方,幾個翻越上去的。
這裡有溪流涌動,帶起陣陣瀑布之音,又有蒼山負雪,帶來陣陣風嘯之聲,更有火焰噴吐,就在那石台之上,火焰與風聲交雜的呼嘯之音,也不可小覷。
就在這樣嘈雜的聲音中,他第一次以這樣的目光,來觀察長生樓。和主樓那些金碧輝煌的大殿,古樸雕飾、飛檐鏤空的建築不同,長生樓里更多的,是那些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建築。
來自波斯的圓拱金頂,讓這裡本來的道家氣息,變得不再明顯,更多的反而是一種別樣的恢弘之氣。
更不要提這樣的建築,下面竟是中式的亭台樓閣,看起來居然別有一番風味。而就在這中西合併的建築群中,他的師姑姬靈玉便住在這裡。
其實他們這一輩弟子的輩分很是奇怪,因為眾人的師傅皆是張夢白,可張夢白是真武的創始之人,年歲過百,門下弟子不知凡幾,便是成名於江湖的人,都有數十位。
所以大家簡略的把真武弟子分為兩代,以真武大弟子龍復興為首的是第一代,以現在的大弟子笑道人為首的,是第二代。
姬靈玉為第一代弟子,所以才有師姑這一說法,可真正從輩分上來,她也是張夢白的徒弟,若真的是要區分,大家都得平輩論交。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笑道人會稱
第四十六章 再臨長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