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是農曆二月初一,陽曆三月上旬,陽光明媚,春風浪漫。 hp://772e6f742e6f6
張昊一大早起來,練武修道,洗漱吃飯,喝了幾個鹿茸酒滋潤氣血,穿上道袍,帶了一背筐臘肉,準備進城去開道會。
那天約了徐八字一起,張昊到鎮上,徐八字已經趕車那裡在等他了。
「徐師侄,來得這麼早,今天穿得挺精神的嘛。」
張昊吆喝著打招呼,徐八字今天穿了一身新做的道袍,頭髮梳理得整齊,看上去容光滿面。
「呦,張師叔來了。」徐八字笑呵呵的,難得去城裡聚一下,當然不能丟了面子,見張昊還背了一筐東西,一塊一塊的,用紙包裹著,不由得問道,「今天去開道會,師叔你這是背的啥?」
「背的臘肉,家裡做得多,順便給親戚帶幾塊去。」
張昊笑了笑,城裡人買的臘肉不正宗,他這可是正宗的柏木松香臘肉,為了採集松柏油,他去山坡林子裡轉了好幾天,還碰巧找到一窩野蜂蜜,準備給宋靜怡送去。
宋靜怡給他送了那麼多年貨,禮尚往來,他當然得還禮。
等了一會兒,車子來了,兩人上車進城。
開道會的地點在古鐘樓,古鐘樓以前是縣城的一座道觀,後來道觀被打倒,只剩下一座撞鐘的閣樓,再後來重建道教文化,政府出錢修繕,取名叫古鐘樓,又沿著古鐘樓擴建,修了廟宇,塑了菩薩。
確實的說,現在的鐘鼓樓,已經不是道觀,而是在原來的道觀基礎上,改建成了佛廟。
這也是目前天朝的宗教現狀,因為近代歷史的原因,道教受到打壓,佛教卻得到扶持,小地方很難再見到道觀了,而大型的道觀,又都淪為了旅遊區,真正修行的道士,除了正宗嫡系的那幾脈,其餘就是他們這些鄉下道士了。
農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古鐘樓都開門接納香客,由幾位佛門信徒負責主持。
天朝人的信仰意識很弱,卻又多多少少信一點,而廟會也是傳統習俗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古鐘樓的香火很旺盛。
不過古鐘樓這樣的小廟子,通常都不營利,燒香拜佛的大多是些老年人,趕廟會,吃廟飯,只要兩三塊錢一個人,而負責煮飯的人也是香客自願組織。
「我們一群道士,卻來這裡借佛門的地盤聚會,有失風範啊。」
張昊以前年小,道學淺薄,沒有深究傳承的根源,但這幾年,他認真研習道學,再次來到這裡開道會,心裡卻忍不住感慨。
普通人並不清楚,道士與這廟子有什麼不對勁,因為小地方的廟子,結合了當地的傳統信仰,例如大家拜的「藥王菩薩」,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藥王是孫思邈,而孫思邈是一個道士,道士卻成了菩薩,這是典型的佛道結合的發展。
「張師叔,這廟子其實也算我們麻衣道,只不過主持的人是信佛罷了。」
孫八字倒是無所謂,麻衣派本身就結合了佛教,麻衣祖師佛道兩修,在世俗發展道統,以超度死傷為業,什麼地府、閻王爺、六道輪迴、地藏菩薩等等,都是這一套的衍生。
「話可不能這麼說,都是佛道兩修,但誰是主持誰就是主導。」
張昊的學問深了,對這些原則問題,很是講究,因為麻衣道的傳承斷絕,在大寺廟裡,見不到藥王菩薩、閻王爺、六道輪迴等等這一套,而在正宗道觀里,依然見不到這一套,也只有這些世俗小廟才有,但如今也成了佛門的地盤。
「我準備修一個道觀,下次開道會來我家。」
張昊饒有興趣的笑了笑,心裡突然升起一顆野心,如果到他家開道會,他就是住持,豈不就是這一帶的掌門人了,這名頭一旦打響,今後安陽縣的大官富人,還不得乖乖來拜會他,他又可以狠狠的撈一筆。
「啥?張師叔你要修道觀!」
徐八字一聽,忍不住驚愕,但接著又覺得理所當然,敬畏道,「張師叔道行高深,神通無邊,確實該修一座道觀,開壇說法,我等晚輩也好來聽師叔的教導。」
「呵呵,道觀修成之時,開壇說法是必須的。」
張昊笑樂了,他從小做修仙夢,甚至幻想成為一派仙尊,莫非真要實現了。
不知
第四十一章道會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