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當年對於夏國人的坦克也是頗感不滿,後來仔細一琢磨,這才發現那次慘痛失敗跟裝備的關係不大,而是決策失誤造成的。
此刻聽到劉放的話,薩特不由尷尬道:「先生,我們已經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對於以前的事情,有了比較清楚的認知,不管今後會怎樣,我們絕對不會再抱怨我們的夏國朋友了。」
劉放笑著點點頭:「薩特先生,伊拉克戰敗的最大原因不是部隊的戰鬥力不行,也不是裝備太差,而是地形太過平坦,既沒有什麼遮攔,也沒有天然的屏障可以利用。」
薩特對此不是太贊同:「我覺得還是武器裝備太差造成失敗的,如果我們擁有優良的武器裝備,誰來都不懼。」
劉放呵呵一笑,反問道:「你覺得阿富汗的武器裝備厲不厲害?說句實話,他們的裝備跟你們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可是在面對蘇聯的入侵時,阿富汗人打得怎麼樣?」
阿富汗被譽為「帝國的墳場」,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能從他們那裡討得好處,巔峰時期的蘇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時蘇聯的軍力達到了巔峰狀態,強大到了連美國都略有不如的地步。只要他們發動機械化洪流,整個歐洲加在一起,也抵擋不了三個月的時間。要不是有核武器作為制約的手段,蘇聯人的上萬輛坦克只怕早就征服歐洲了。
可就是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卻在阿富汗被搞得灰頭土臉。他們的機械化部隊不僅沒有發揮出作用,反而陷入了阿富汗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深陷泥潭無法動彈。
是什麼原因讓蘇聯遭遇挫折?最大的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地形。阿富汗地形複雜,山地很多,不太利於機械化部隊的推進,卻很適合阿富汗人民打游擊戰。
他們就是憑藉著地形優勢和不屈的鬥志,最終把驕傲的蘇聯人打得灰頭土臉。也正是因為這次入侵行動讓蘇聯元氣大傷,這才加速了蘇聯內部的矛盾激化,同時也加速了蘇聯的解體。如果沒有這場戰爭,說不定蘇聯到現在還在苟延殘喘呢。
劉放的話讓薩特陷入了沉思,他仔細的分析了一下,最終發現劉放說得沒錯,忍不住問道:「先生,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劉放既然主動提到這個話題,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立馬就回答道:「解決的辦法有兩個,首先是大力發展防空力量,讓美國人的飛機不敢肆無忌憚的對你們進行轟炸,這可以增加地面部隊的存活率,為你們保存有生的戰鬥力量,而只要保存住了地面力量,美國人就不敢發動地面進攻了,你們大體上就能確保安全。」
「其次你們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地面部隊的實力,只要美國人敢於鋌而走險發動地面戰,你們就必須給與他們迎頭痛擊,只要把他們打怕了,他們就不敢亂來了。」
劉放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在偷著樂:如此一來,我就能把伊拉克當成新武器的試驗場了,不僅可以把裝備賣給伊拉克賺取外匯,還能檢驗武器的性能,當真是一舉兩得啊。
這就是劉放提到這個問題的真實目的所在,他覺得既然要利用伊拉克,那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伊拉克的所有利用價值,能不浪費就最好別浪費。
至於伊拉克的最終結局如何,這不是劉放應該考慮的問題。他的戰略目的是藉助伊拉克拖住美國,為夏國的發展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至於撈好處,這只是順帶的事情。如果能藉此讓伊拉克變得更強大,那麼伊拉克就能對美國造成更大的牽制,這當然是劉放不願意錯過的機會。
薩特哪能知道劉放想要下的是這樣的一盤棋?他只是單純的把此次交談看作是一種利益交換。夏國人的好處是通過販賣武器裝備賺取鈔票,伊拉克的好處是用買來的裝備加強國防建設,抵抗住來自美國的巨大威脅。
「對於防空力量的建設,您有什麼好的意見嗎?」
「我知道伊拉克沒有什麼工業體系,因此你們想要加強防空力量只能通過購買裝備來實現。」
薩特聞聽此言點點頭:「您說得對,看來我接下來很有必要去跟俄羅斯人聯繫一下了。」
劉放哪能讓煮熟的鴨子從自己面前飛走?為了不給他人做嫁衣,劉放趕忙開口:「薩特先生,夏國的防空導彈也是很先進的,你根本沒必要捨近求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