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城裡,犀鋒讓小廝自行回家,他則調轉馬頭朝王府而去,秦王沒有住在宮城,秦王督雍時,皇帝陛下特旨允許秦王居宮城內,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榮,在秦王之前,也有王爺督雍,但也沒有誰得到過這樣的恩榮,幾百年了,所有坐鎮長安的王爺都住在宮城外的總督府。
長安城乃大晉西都,宮城乃皇帝的居所,內中金鑾殿,御書房,御花園,太監,宮女一應俱全,儘管皇帝已經有百年沒有駕臨長安,但宮城依舊是宮城。
但秦王用震驚朝野的方式,上書抗旨,「聖人有言,君為臣綱,違此禮者,即亂綱常,綱常亂,則天下亂。陛下賜臣殊恩,然臣不敢有違聖人之訓,不敢違聖人之禮,不敢亂綱常,故臣萬死不敢奉召.。。」
這篇諫書傳揚天下,皇帝大加稱讚,遍示群臣,然後下旨收回前令,下令在總督府的基礎上擴建秦王府,秦王再次抗旨,「臣一家五口,外有僕婦家丁數十,督府寬大,綽綽有餘,況內城之中,街巷相連,民安居樂業,擴建督府,擾民不安;.。,國家府庫緊俏,天下百姓困苦不安,黃河決堤,並冀青兗四州百姓,嗷嗷待哺,陛下曾數次下旨,告知天下臣屬,體恤國之艱難.。。」
這篇抗疏轟傳天下,皇帝觀後,下令裁宮中用度,賑濟災民。秦王僅僅將督府上牌匾換成秦王府便完了。皇帝感其誠,賜秦王有徵辟屬官的權力。
徵辟屬官,每個開儀府同三公的總督將軍都有這個權力,藩王自然也同樣有權,但這個權力僅僅限於低級屬官,不包括,長史、參軍、司馬這樣的重要職務,這些職務依舊由朝廷任命。
但皇帝現在將這個權力授予秦王,這個權力極大,因為秦王不但是藩王,還都督雍州,這是將整個雍州交給了秦王,按照大晉規制,王府屬官,大國有三十多,小國有十多個,秦王封國雍州,乃大國,可置屬官三十多;再加上督府的屬官,秦王可徵辟一百多屬官。
一百多個屬官,雍涼士人無不熱切相望,可秦王很快讓他們失望了,秦王沒有徵辟這麼多屬官,他將王府屬官和督府屬官合二為一,不但不增,相反還裁撤了部分屬官,將整個督府的屬官編制下降到最低,秦王明告天下,雍州財政緊張,民生艱難,少一個官即減少一份支出..。
秦王賢名再度高漲,朝野均稱頌不已。
故而秦王所住的王府,實際上是都督府,都督府乃軍府。整個王府從左到右分成三個部分,東院中庭西院,其中中庭乃王爺處理政務軍務之所,這裡又分成三個部分,前堂、中堂、後院,後院為花園,供王爺處理政務之餘休閒之用,前堂則是處理日常事務的所在,中堂才是督府的核心所在,每當塞外胡族犯邊,或者戰事爆發時,這裡便是整個雍州邊軍的指揮中樞。
東西兩院,這兩個院子的功用不同,東院是演武場,鷹翎衛平時便在此院操練,在院子的前端,則有兩排房間,這兩排房間則是日常值守的鷹翎衛的住所,王府守衛,每旬一換。
西院則是王爺眷屬的居所,王爺的眷屬不多,王妃和幾個側妃,王妃生有兩子一女,兩個側妃則各育一兒一女。王爺得子較晚,長子現在不過十三歲,四歲啟蒙,現隨雍州大儒郝先讀書,在雍州小有才名。
犀鋒王府門前下馬,習慣性的抬頭看了眼府門上的匾額,將韁繩扔給過來的衛士,健步邁上台階,從側門走進王府。王府不像普通的家宅,沒有影壁,進門便看見威武的前廳大堂,四個衛士腰挎撲刀,象四根樹樁子似的站在門前。
秦王的規矩很嚴,不管前堂還是中堂,每天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值守,沒有宣召,無人可以入內,違令者按軍法處置,數年之前,王爺的一個寵姬經過前堂時,好奇心起,擅自進入前堂,王爺得知後,即令處斬,當時值守的四個衛士責打二十軍棍。
自那以後,王爺眷屬沒有王爺命令,不得進入中庭,即便王子也不例外,若要強行闖入,值守衛士可以先斬後報。
此刻大堂內靜悄悄的,犀鋒也沒有朝大堂去,而是朝邊上的廂房而去,左右廂房功用不同,左廂房是平時等候王爺召見的官員的等候之所,右廂房則是王府屬官處理政務之所。不過,王爺勤政,等候的官員一般不多,長排的左廂房有一半被王爺屬官占據。
廂房的戒備並不嚴,附近有衛士